同盟會南方支部書記汪精衛更是刺殺的狂熱分子,他認為隻有冒險成功,才能“挽回黨人的精神”。1910年春天,汪精衛致信孫中山、黃興,寫下“弟雖流血於菜市街頭,猶張目以望革命軍之入都門”的豪言壯語,策劃炸死攝政王載灃。汪精衛的預謀很快被北京的情報部門獲悉,汪精衛一幹人被捕。負責審訊的肅親王善耆認為殺一二人亦難阻革命,不如慢慢軟化,遂判處汪精衛等人終身監禁。

陸軍部大臣蔭昌提出,為了威懾革命黨,陸軍部需要擴充新軍。軍諮大臣毓朗提出了擴編新軍18鎮的擴軍計劃。按照計劃,度支部需要劃撥至少21萬軍費。針對反政府武裝的刺殺、暴動越來越頻繁,蔭昌還提出要擴大軍事演習規模,由之前的北洋新軍獨演,擴大到四省聯合軍演。度支部載澤立即跳出來反對陸軍部的提議,拒絕向軍方提供軍演費用,四省聯合軍演被迫中途停止。[28]

載澤同軍方的矛盾越來越大,“軍事上各項費用近來頗有不能應手之處,近畿各鎮有曆兩月之久,而度支部應撥之餉項猶未撥發者,雖經陸軍部迭次催撥,度支部均以無款應之,即預算案規定之款亦未能照數撥解”。蔭昌多次向載澤催撥軍費,但到端午節前還是沒有劃撥,陸軍部隻有“向某官銀行借銀三萬,利息至三分之巨”,蔭昌拿著借款合同去度支部報銷,度支部對借款“利息有決不承認”。[29]

攝政王載灃將軍事、財政大權收歸皇族,沒想到度支部與軍方勢同水火,少壯派內部問題久拖不決,將影響軍隊的穩定,憲政改革將難產,清政府執政集團的執政合法性將徹底喪失。載灃召集軍方與度支部開會,度支部決定向各省派出財政監理官調查軍費開支。財政監理官們報告,各省軍政經費開支之巨令地方財政無法承受,“甚至廣西、貴州小省亦須二三百萬,若不及早設法,將來日加擴充,將何以支給?”[30]

度支部拿著財政監理官們的報告找載灃,希望軍隊能削減軍費開支,否則將拖垮財政,憲政改革難以開展下去。載灃相當清楚,現在各地諮議局的代表都在請願召開國會,削減軍費隻是早晚的事。可是軍方拒絕削減軍費。清政府執政集團的內訌令載灃焦頭爛額,他決定召集度支部、軍諮處、政務處開聯席會議。會議期間,海軍大臣載洵重申陸軍編練壓縮,以節省財力重建海軍。

朝廷再一次啟動貨幣改革

聯席會議召開期間,7月4日,萊陽農民曲詩文一刀殺死妻兒,發誓要跟朝廷血拚到底,毫無牽掛的曲詩文帶著數萬農民炮轟縣城。8月24日,日本發生水災,朝廷派駐日大使汪大燮攜10萬元助賑慰問。9月3日,因蒙城一帶發生水災,李大誌、張學謙等饑民以朝廷救日本不救帝國子民為由,聯合饑民鬧起義,三千人的隊伍在短短幾天內就擴大到四萬多人。

在饑民們起義時,各省的立憲社團、商會、學會、華僑商學也分別派出精英代表,聯合各地諮議局代表集體到北京上訪請願。10月7日,紫禁城大雨傾盆,請願團代表孫洪伊聯合直隸代表李長生等十七人,一行走著方步到攝政王府遞交請願書,請願書措辭激烈:“國家瓜分在即,非速開國會不能挽救,今第三次請願勢不能再如前之和平。”

載灃忙著內部滅火。弟弟載濤是個狂熱的軍事分子,蔭昌手握數萬新式陸軍,一旦內部政變,大清王朝將立刻土崩瓦解。請願團坐在攝政王府門前等待載灃出現。突然,兩個年輕小夥兒牛廣生和趙振清唰地抽出匕首,哢哢兩刀從自己大腿和胳膊上割下兩塊肉,兩個小夥兒用鮮血淋漓的人肉在請願書上一陣塗抹,狂呼“中國萬歲!”“代表諸君萬歲!”的口號,一時間,攝政王府的門前成了淚水的海洋。

暗殺、暴動、起義、抗議等一係列反政府的行動演化出來的擴軍問題,已經攪得執政集團內部雞飛狗跳,巨額的財政赤字令憲政改革陷入惡性循環,大量的官製、民政改革都需要雄厚的財政支持,可是地方督撫卻打著憲政改革的旗號,瘋狂地鑄造各種銀元、銅元,導致貨幣泛濫,民不聊生。身為主管財政的度支部“一把手”,載澤擔心一味地對抗會引發內亂,節流時需要開源。載澤問計於善理財的盛宣懷,兩人聊得很投機,於是載澤向載灃推薦了盛宣懷。

載灃相當憂慮,立憲給了地方諮議局太大的權力,地方督撫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同諮議局站到一邊,導致地方貨幣更加混亂。盛宣懷說:“立憲最重要理財,理財先齊幣製,以裕財政。”載灃反問:“怎樣能齊幣製呢?”盛宣懷回答道:“非專用圜法不可,欲專用圜法,非確定十進位不可。”[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