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懷的一番話,載灃還是聽得雲裏霧裏。盛宣懷解釋道,中國推行過銀幣龍元,可是龍元沒有抵製住以墨西哥銀元為首的國際貨幣,地方督撫們轉身又開始大量鑄造銅元,貨幣混亂導致商民財富迅速流失。究其根源就是,政府的貨幣體製沒有做到專業的銀行管理,如果將製幣權收歸中央,“銀行與幣局聯絡一氣”,進行宏觀的調控管理,推行統一貨幣十進位,中央就可權操憲政改革財權。
載灃對盛宣懷的回答很滿意,度支部尚書載澤很快提交了《國幣則例》,載灃批準了載澤的幣製改革法條。作為中國第一部貨幣專項法律,《國幣則例》規定,劃一銀幣及銅幣之重量和成色。[32]曾經反對精琪幣改的前駐法公使孫寶琦誇讚盛宣懷:“海內通達財政幣製者,惟公首屈一指。”[33]1910年8月,載灃任命盛宣懷“幫辦度製度幣製事宜”,專門負責製幣權。
美國國務卿諾克斯(Philander Chase Knox)聽聞北京再次啟動貨幣改革,立即召見中國駐美公使張蔭堂。諾克斯擔心個別列強會以早些時候簽訂的條約來製約中國的改革,尤其是貨幣改革會影響到中國關稅製度。諾克斯不點名地批評了把控中國海關的英國,但是他也認為一個令人滿意的幣製“可能大大地有助於北京增加進口稅則的提議”。[34]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在柏林宴請了來訪的載濤,他對這位研究德國軍事製度的攝政王之弟印象極佳。他向載濤保證,德國像美國一樣,將始終遵循尊重中國獨立,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政策。威廉二世對日俄兩個敵對國家的結盟很憂慮,因為清政府執政集團不少實權人物同日本走得太近。日俄兩國壟斷了滿洲利益,他們還操控北京方麵的政治決策,北京的警察逮捕刺殺攝政王的汪精衛後,日本方麵就向北京施壓,汪精衛最終得以保命。[35]
中國的貨幣改革命令一宣布,美、德兩國盯上的是大清帝國脆弱的財政。當年精琪在中國各地進行了詳細的調研,掌握了中國的財政貨幣數據。到1910年再度重啟幣改時,中國市麵流通的舊幣總值超過十五億兩白銀,如果中國廢除舊幣,至少需要一千五百萬兩的準備金,中國貨幣改革必須大量舉債。威廉二世很委婉地告訴載濤:“中國的一個重要活動領域是擴大它的鐵路網。”[36]
威廉二世試圖通過載濤做一筆大生意,德國財團願意向中國提供貸款,用於貨幣改革的準備金,條件是用中國鐵路的築路權、管理權抵押。華盛頓更是行動迅速,塔夫脫下令海軍哈卜上將率領美國東方艦隊的五艘軍艦,美國太平洋沿岸商會的4名工商企業家、19個商會的會長、副會長、會董和會員以及律師、記者一幹人馬,大張旗鼓地訪問中國。
訪問團領隊、美國舊金山商會副會長羅伯特·大來(Robert.llar)與盛宣懷是生意夥伴,代表美國西雅圖西方煉鋼公司同漢陽鐵廠簽訂過長達20年的生鐵供應合同。[37]羅伯特·大來一直籌劃給漢冶萍公司貸款,打破日本人壟斷漢冶萍公司資源的局麵。1910年9月15日,美國商會訪問團到達上海,他們的意圖同德國人一樣,貸款支持幣改,監督中國財政,控製中國鐵路。
“借款築路政策鼓吹者”再一次被推到前台
商部頭等顧問官張謇奉命到上海接待美國訪問團。美國代表團一下軍艦,碼頭上早已站滿了歡迎的官學商各界代表。張謇領著訪問團參觀考察了紡織、造紙、麵粉、兵工等企業。9月23日,美國訪問團抵達南京,兩江總督張人駿宴請了訪問團代表。25日,江蘇諮議局舉行了更為隆重的歡迎儀式,身兼江蘇諮議局局長的張謇主持歡迎會,參會的還有其他16省的諮議局代表。[38]
張謇將美國人的訪問當成了向世界推介中國憲政改革的介紹會。招待晚宴一開場,張謇致歡迎詞:“目前,中國正處在脫胎換骨的新舊交替之中,你們可能已經感受到這種變化。我們所進行的實業改良,與財政、法律、政治製度息息相關,如果政治製度不同時改良,實業改良也不會有大的成效。現在,能夠稱得上已見成效的改良業績,就是我們今天歡聚一堂的諮議局。”[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