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元、謙餘和兆康三家錢莊重倉百萬橡膠股票,這些股票一夜之間成為廢紙,三家錢莊的老板關門跑路。[47]按照1883年股市危機的處理辦法,錢莊老板逃跑者,重者罰為奴充軍。可是,這三家錢莊與10家小錢莊均有拆借業務,同時虧欠國際金融機構150萬兩。當時,外國銀行對上海錢莊的貸款高達1300萬兩,三家錢莊的倒閉令國際金融機構膽戰心驚,國際金融機構立即收縮對華企業的貸款,揚言要收回其拆借給錢莊票號的資金。[48]
身為上海地方政府的一把手,上海道台蔡乃煌,聽聞錢莊老板跑路,嚇得額頭汗珠直冒。北京方麵正在同列強商談國際貸款,一旦銀行倒閉風潮蔓延,外資銀行拒絕為中國提供貸款,那麼攝政王推動的貨幣、財政、軍事改革將毀於一旦,龐大的鐵路、鐵廠、煤炭、輪船等實體企業將陷入停頓狀態,自己將成為憲政改革失敗的替罪羊。
蔡乃煌決定啟動政府救市。他親自出麵,與彙豐、麥加利、德華、道勝、正金、東方彙理、花旗、荷蘭、華比九家國際金融機構談判,在用上海地方財政擔保的情況下,借款350萬兩,年息4厘。[49]借款合同剛一簽署,源豐潤銀號的老板嚴子均就守在蔡乃煌的府邸,希望蔡乃煌將救市銀子存放在源豐潤。
源豐潤銀號在全國二十七座城市均有分號,是上海灘數一數二的金融機構。源豐潤的老板嚴子均是嚴信厚的兒子,跟蔡乃煌是拜把子兄弟。現在源豐潤銀號旗下的源吉錢莊、德源錢莊投入橡膠股票的資金超過三百萬兩,嚴子均參股的四明銀行還拆借了不少資金給其他炒作橡膠股票的小錢莊。
蔡乃煌擔心嚴子均旗下的金融機構卷入擠兌風潮,便答應將貸款存入源豐潤銀號,條件是用其持有的股票、不動產進行抵押。嚴子均原以為三百五十萬貸款能全部拿到手,沒想到蔡乃煌隻能提供150萬兩的流動性支持,並且這150萬兩還需要同義善源錢莊平分。嚴子均當時就蒙了,蔡乃煌解釋到,貸款中的200萬兩被國際金融機構扣除了,用於償還倒閉錢莊向國際金融機構貸下的欠款。
75萬兩對於源豐潤銀號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可是,義善源錢莊是李鴻章侄子、原兩廣總督李瀚章的兒子李經楚控股的。義善源錢莊同樣是上海金融機構的巨擘,蔡乃煌不能見死不救。蔡乃煌最終決定,從上海道台提出300萬兩財政資金,加上貸款結餘150萬兩,存入源豐潤和義善源這兩家金融大戶。
蔡乃煌的救市行為沒有緩解上海的資金危機。8月13日,鼎餘錢莊經理俞召棠、副經理趙久康攜賬簿外逃。14日,協豐莊司賬王槐堂攜帶洋票2萬元逃逸;15日,晉大、會大、協大、協豐四錢莊倒閉;17日,元豐、協源、晉源三錢莊倒閉,虧欠華比銀行16餘萬票銀;18日,鼎生錢莊倒閉,股東嚴兆澄赴上海縣署,控告經理王調甫與副經理趙養田欲攜款逃逸,當日,鼎餘錢莊倒閉。[50]
迅速蔓延的倒閉風潮再次將大清帝國卷入了金融危機的風暴之中。蔡乃煌已經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9月27日就是從源豐潤劃撥“庚子賠款”的最後期限。但是現在源豐潤已經沒有銀子可提,財政官款一旦被提出來,源豐潤就將破產。
走投無路之下,蔡乃煌隻好直接致電度支部,請求從大清銀行調撥200萬兩銀子先行墊付戰爭賠款,理由是:上海市麵尚未穩定,一旦政府抽走救市資金,上海錢莊將麵臨集體破產的局麵。
然而,清政府關心的隻是能否如期賠款,而度支部左侍郎陳邦瑞與蔡乃煌有隙,就在這時突然跳出來彈劾蔡乃煌,說他現在是拿市場穩定綁架朝廷,完全就是“罔利營私,居心狡詐,不顧大局”。清政府最終決定將蔡乃煌革職,限令蔡乃煌將經手款項在兩個月內悉數繳清。
9月27日,蔡乃煌強行到源豐潤跟義善源錢莊提出190萬兩白銀用於支付賠款。一個星期後的1910年10月3日,江蘇諮議局第二屆年會在南京開幕,16省諮議局代表旁聽。江蘇諮議局局長張謇向年會提交了一個重要的討論議題,橡膠風波發生之後,兩江總督張人駿特許上海道台蔡乃煌違規用政府的名義幫助商家貸款,歸還洋債。這個議題一拋出,會議立刻就充滿了火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