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二將原先是佛教中的金剛力士。哼哈二將手中拿著金剛杵,是保衛佛國的兩個夜叉神,也就是兩位把門將軍。哼將叫鄭倫,得度真人真傳。隻要鼻子一哼,就可以吸取他人的魂魄,一招製敵。哈將叫陳奇,肚子裏麵有一道黃氣,隻要哈出這口氣,敵人就會呆如木雞,魂魄被吸,置人於死地。
狀元科舉時代稱殿試第一名為狀元。在唐朝,舉人赴京應禮部試者都必須先投狀,因稱居首者為狀頭,所以也有狀元之稱。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
古錢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殷商晚期的無文銅貝為最原始的金屬貨幣。除貝幣外還流通一些無一定形狀的散銅塊、銅錠等金屬稱量貨幣。後來出現少量金屬稱量貨幣、鑄幣,屬貨幣萌芽與形成時期。
水漫金山傳說古代白蛇娘子與許仙一見鍾情後,就結為夫妻。法海和尚見到許仙麵帶妖氣,就把他帶到金山寺藏到法座後,白蛇娘子帶領小青蛇來尋夫,法海不許。白蛇娘子無奈隻好與法海鬥法,於是水漫金山,法海搬來天兵天將來對付白蛇,將白蛇壓在雷峰塔下獬豸傳說中的一種野獸。據說,它獨角高額能分辨是非曲直,見到有人相鬥會用角觸不直者,聽到有人相爭,會咋不正者。後來被戰國時的楚王所捕獲,照其形象製成衣冠。秦滅楚國後,將該冠賜給禦史佩戴,遂稱為獬豸冠。以後,這冠就又成了法官的代名詞。
琉璃燈花燈的一種,采用木架結構,紗和琉璃料器,寶石等作為裝飾,中有轉心的大型燈具,主要用於節日慶典。琉璃燈於殿堂梁棟窗戶間為湧壁,上作諸色故事,龍鳳噀水,蜿蜒如生,為諸燈之冠。
肉髻也稱作肉髻相、髻、頂髻、佛頂、頂上肉髻相、頂髻相、頂肉髻相,因骨肉隆起,其形如髻,故稱肉髻,乃尊貴之相,是佛三十二相之一。
李靖古典神話小說《封神演義》和《西遊記》中人物,家住陳塘關,有三子一女,為金吒、木吒、哪吒和貞英。後修道成仙,晉升仙班。因為右手中常托玲瓏寶塔,又被稱為托塔李天王。李靖身穿鎧甲,頭戴金翅烏寶冠,左手托塔,右手持三叉戟,還會使用寶劍。
打坐又叫盤坐、靜坐,閉目盤膝而坐,調整氣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是一種養生健身法,也是道教中的一種基本修煉方式。打坐在佛教中叫禪坐或禪定,是佛教禪宗必修的。盤坐又分自然盤和雙盤、單盤兩種。
王守仁(1472年~1529年)。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書法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南京都察院左都禦史,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封侯爵。王守仁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釋、道三教,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我國曆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
龍女是二十諸天中第十九天之婆竭羅龍王的女兒,聰明伶俐,8歲時偶聽文殊菩薩在龍宮說法華經,豁然覺悟,通達佛法,發菩提心,逐去靈鷲山禮拜佛陀,以龍身成就佛道。
欽差明清時的一種臨時官職。欽,意為皇帝,欽差即是皇帝差遣之意,因此欽差大臣是指由皇帝專門派出辦理某事的官員。因為欽差代表了皇帝本人,所以地位十分了得,擔任該官職的往往都是皇帝信得過的高官,能得這個職位本身就是一種榮譽,一般事情辦完複命之後,就會取消該官職。
玉印白玉質製成,色白瑩潤細膩,玉工巧用紅色玉皮雕刻獨角獸為圖章紐,獸口微張,四肢各關節部位飾渦紋,分岔長尾盤於一側,獸角下有一個小孔,可穿係。
榜書古曰署書,又稱擘窠大字。早在秦統一文字以前,榜書就出現了,第一位書寫榜書的書家是秦丞相李斯。漢丞相蕭何是第一位運用榜書藝術裝飾帝王宮殿的書家。
賦詩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在外交宴會等場合,賓主各方往往通過賦詩來表達願望和態度。賦詩時點出現成的詩篇,叫樂工們演唱,通過詩歌的問答了解彼此的立場。
碑文指刻在豎石上的文字,這種文字是專為刻碑而作。碑文這種體裁有文,有銘,又有序,沒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則不題碑銘等字,直書文章題目。有些文章雖刻在碑上,但不是為立碑而作的,就不能叫作碑文。
太仆寺太仆所在的部門,也就是全國掌握馬政的最高機關。太仆寺最高長官為太仆寺卿,屬官有太仆寺少卿兩人、太仆寺丞4人、太仆寺員外郎、太仆寺主事、太仆寺主簿等。
濟顛(1148年~1209年)即濟公,原名李修緣,南宋高僧,天台縣永寧村人。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顛,初在杭州靈隱寺出家,後住淨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癡若狂,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他的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等種種美德,在人們的心目中留下了獨特而美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