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天氣晴朗,他們向北極衝刺,繼續翻越從未被征服過的冰原。皮亞裏在日記中寫道:“希望這樣的日子能再持續三天!”但天有不測風雲,為防萬一,他命令以最快的速度前進,每天行程40千米。這個任務是艱巨的,況且皮亞裏本人因1899年在一次北極探險中雙腳凍傷而失去腳趾,所以這次在大部分行軍中隻能乘坐一個雪橇。
4月6日上午10時,皮亞裏命令停止前進,他已經看到了目的地。盡管極頂近在咫尺,但他們個個都累得動彈不得了。皮亞裏寫道:“北極極頂就在眼前,可我們太疲倦了,無法再邁出最後的幾步……,那時我已到了精疲力盡的程度,不能意識到我已到達了一生奮鬥的目標。
”這裏,離極點隻有8千米。在使用六分儀確定他們所在的位置後,他們迅速地築起愛斯基摩式圓頂冰磚屋,吃完飯,睡了幾小時絕對不可缺少的覺。
醒來後,大家體力得到恢複,便又忙著向北挺進。終於,他們的腳踏上了北極極頂。在這裏,分不出東、西、北方,向任何地方都是南下。皮亞裏興高采烈地寫道:“300年來人們追求的巨獎,我20年中的夢想和目標,今天終於拿下來了。”
皮亞裏在世界之頂插了幾麵旗幟——其中一麵美國國旗是他妻子縫製的,在20年的北極探險中一直攜帶著它——然後剪下一塊埋在雪地裏,上麵寫著:“1909年4月6日,抵達北緯90度,皮
亞裏。”他讓隊員們手持旗幟拍照,享森則帶領4個愛斯基摩人齊聲歡呼3次,相互握手祝賀。53歲的皮亞裏寫道:“我很滿足。”
以後的30個小時內,他們在那裏進行了測探、天氣觀測和休息。他們的回程,相對極地而言是順利的。4月25日,皮亞裏凱旋登上“羅斯福”號,北極極頂的征服,似乎是那麼不合理地輕易。
北極揭秘
1926年,阿蒙森首次乘飛艇飛越北極盆地,使他成為到達過南、北兩極的第一人。以後,人類多次到達北極,看清了它的許多秘密。
北極區域沒有陸地,僅是為冰雪覆蓋的海洋。冬天,洋麵上堅實的冰雪,竟厚達2米多。島嶼邊緣的冰塊斷裂滑到海裏,形成高大的冰山,常常被誤認為是陸地,因而有無數個“會融化的陸地”的傳說。如極地探險家曾命名的“桑尼克夫陸地、彼捷爾曼地、安德烈地”等,以後又消失了。有人說,這是海市蜃樓,後來的研究證實,這是些“會融化的陸地”。它由埋藏冰構成,是一些大型冰塊擱淺,加上風從南方帶來的礦土漸漸堆積,並逐漸長出一些稀稀落落的植物,而偽裝成小島。有時,它的上麵還可做奇妙的觀測場所,起落飛機。但隨溫度變暖,它們從底部融化而消失。
過去人們曾稱它為“北極海”是不對的。它是個大洋,不但大而深,且有獨立的洋流規律地運動著。它過剩的海水分別流入太平洋和大西洋,但它比其他三大洋淺得多,平均隻有1200米深。但它的中部卻是個廣大的深海盆,最大深度5449米,因而,有地球上“最大的陷阱”
之稱。它的底部有高有低,並有一條海底山脈,高達2500~3000米,脈長達1500千米,它對海水的流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這裏的氣候非常寒冷,全年很少開凍,見不到雨,隻有亮晶晶的粉狀冰粒,堆成雪田和冰原。隻有暖流吹來時氣候稍暖些。在這寒氣襲人的地方,綠藻、褐藻、紅藻依然十分茂盛。還有很多艱苦奮鬥的動物,除出沒於冰水之間的海豹、海象外,還有善於使用陰謀詭計的北極熊,遊泳健將鯨魚等,他們具有很大的經濟價值。近年來還發現了各種各樣的生物和前所未見的龍蝦。
極地有漫漫的長夜和無夜的白晝。它不像我們這裏,用24個小時來安排,而是幾乎用一整年的時間來安排。即在北極附近,有連續半年的白天,這時,暗淡的陽光怎麼也不離開北冰洋麵,是少有變化的白天;而從9月以後,又一連半年見不到太陽,是漫漫的黑夜。隻有絢麗的極光恍惚地照耀著探險家的身影。它似火、似帷幕、似畫卷、似探照燈、……五彩紛繽,變化多端,引起人們的各種遐想。此外,還有幻日、蜃樓現象。經研究,這都是空氣中帶電粒子在太陽風的作用下相互碰撞引起的“高空閃電”或折射現象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