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海市蜃樓(1 / 1)

20世紀30年代的一個夏日,一艘從摩洛哥的拉巴特駛往美國紐約的米諾爾號輪,正在大西洋上破浪前進。那天可是個出奇的好天,空中幾近無風,海上波浪不興,船員們三三兩兩地在甲板上的遮陰處休息。

突然,一位船員驚呼起來:“看哪,那裏來了一條怪船!”循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大家都看見了這條怪船。那是一艘16世紀的三桅帆船,巨大的白帆在陽光下熠熠發亮,正向米諾爾號迎麵飛駛而來。真是不可思議,16世紀的古船怎麼會出現在這裏呢?

當大家還在納悶時,這艘船已越駛越近,眼看就要與米諾爾號相撞了!船長急令水手改變航向,刹那間,兩艘船僅在相隔數十米處交會而過。米諾爾號上的船員清楚地看到,這是一艘古代的荷蘭帆船,船上站著一些穿戴古代服裝的人,正高舉著手,像在呼救似的,這奇景,真使人有恍若隔世之感。

19世紀末的一天,一支法國軍隊正在北非的沙漠地帶行進。前麵的地平線上突然出現了一支浩浩蕩蕩的軍隊,看上去挺像是阿拉伯騎士。“也許,這是敵軍在布陣迎敵吧?”法軍指揮官命令部隊停止行進,並派出小分隊前去偵察。

有趣的是,這支軍隊總是在偵察兵前麵的一定距離上運動,偵察兵前進一點,他們就後退一點。直到趕了很多路後,偵察兵才算趕上了這支軍隊。你猜猜看,這是什麼軍隊?

說出來真好笑,這哪是什麼軍隊啊,原來是一大群當地常見的紅鸛。這些高揚起長脖子的禽鳥,正在沙地上魚貫前進哩。

1913年,麥克米倫率領的一支美國探險隊出發去北極,尋找那支曾被北極探險家皮爾裏看到過的北極大山脈——克拉寇蘭山。不過,在皮爾裏看到大山的地方,麥克米倫看到的是一片冰天雪地,隻是在行進到皮爾裏所說的地方以西約200海裏時,才見到了克拉寇蘭山。

不料,當他們朝大山走去時,山卻後退了;而當大家站住時,山也停止後退。在北極的陽光下,那些晶瑩的冰峰仿佛是在向他們招手。於是,他們鼓足勇氣繼續前進,最後進入了一個三麵環山的穀地。在這成功在望的時刻,太陽落入地平線下,周圍的山峰像變戲法似的,一下子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看了上麵的這些怪事,你一定要問:荷蘭飛船從何而來?紅鸛為什麼會化為軍隊?克拉寇蘭山又是如何消失的?

其實,這些都是海市蜃樓幻化出來的花樣。蜃,是傳說中蛟龍的一種,據說它的口中會吐出一股股氣,幻化出樓台亭閣的形狀,由於常在海上出現,所以也叫海市。實際上,海市蜃樓是一種自然現象,是太陽光和空氣耍的把戲。

在炎熱的夏天,當烈日照射海麵時,由於海水很能吸熱,並且大量蒸發,所以接近海麵的空氣層的溫度比較低,密度較大,而上層空氣的溫度比較高,密度較小。這樣就形成了上疏下密的兩層空氣。在海麵平靜無風的時候,這兩層空氣不會混合起來。當光線透過密度不同的大氣層時,就會在空氣層的分界麵上發生折射。

因為地球是圓的,而空氣好像是一麵鏡子,遠方的景物通過多次折射後,會經過彎曲的路線,最後投進人們的眼中。人的視覺總是感到物象是來自直線方向的,便會把這遠處地平線下的景物誤認為是在平地上或天上了。荷蘭飛船事件的真相是,當時有家電影公司正在美國東海岸拍攝荷蘭飛船的影片,米諾爾號看見的,正是它所形成的蜃景。

在炎熱的沙漠上空,由於缺少水分,使接近地麵的空氣層溫度較高,越往上,空氣的溫度越低,密度隨之增大。此種情況與海麵上的情況正好相反。所以在沙漠上出現的蜃景,其物象常常是倒立的。於是,在法國士兵眼中,這一大群紅鸛便成了影影綽綽的一支軍隊了。

北極的冰雪世界則像一個鑲滿鏡子的大廳,低角度射來的陽光,在曲折反射下,會使北極地區產生出特別多的顛倒混亂的幻景。所謂“克拉寇蘭山”,不過是北極的雪原、冰山等被動蕩的“大氣魔鏡”所歪曲了的形象糅合起來的。所以太陽一下山,高山頓時化為烏有。麥克米倫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海市蜃樓奇景把他和皮爾裏都蒙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