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競爭常常使動物之間為了爭奪一塊領地而互相毆鬥,為了爭搶一塊食物而互相廝打。更有甚者,為了爭奪交配的權利,相互以爪牙相見,鬥得你死我活。這種鬥爭在自然界中是司空見慣的,然而動物之間的互相幫助卻鮮為人知。
一位野生動物學家曾在野外的鬆林裏,目睹一隻木堅鳥是如何照顧一隻受傷的老木堅鳥的。
它把食物一直送到老木堅鳥的喉嚨裏,那隻羽毛斑白的老木堅鳥下嘴幾乎齊根斷去,無法覓食。
野生鳥獸的近親中,這種同甘共苦、合作互助的現象決非僅此一例。
中、南美洲的長鼻浣熊,聯群結隊蕩過森林樹梢獵取小動物。它們最喜歡吃棲息樹上的一種蜥蜴,要是在樹梢上捉蜥蜴不是那麼容易這浣熊就兵分兩路,一路爬到樹枝上把瞌睡的蜥蜴趕下來。蜥蜴一落地,馬上就被在地麵上布陣的另一路浣熊捉到。它們配合得十分默契。
美洲的大白鵜鶘的捕魚技術,最能說明動物天生的團結能力。鵜鶘群從天而降,在近岸水麵上布成半圓形的包圍陣。然後仿佛一聲令下,鵜鶘開始涉水向岸邊進發。它們並排前進,喙剛好露出水麵,像個活動漁網。它們不時地用翅膀拍水,把小魚趕到岸邊,範圍越來越小。
這種巧妙的配合行動,終於將魚群困在岸邊淺水中,成了全體鵜鶘的一頓美餐。如果不集體同心合力,任何單獨行動都不會有如此大的收獲。
一隻土狼在草原上竭盡全力向前跑,速度可達每小時56公裏;但是一隻長耳兔跑起來的速度能接近每小時725公裏。土狼追捕野兔有時采用接力法,來補充本身速度的不足。第一隻土狼追到體力不支時,就把野兔沿著對角線追向一個隱蔽的地方。第二隻土狼突然跳出繼續追趕。這一次是沿著另一個對角線向相反的方向追,第一隻土狼則趁機抄近路慢慢跑到前麵去,等到充分休息後,準備再接力追兔。兩狼這樣輪流合作,等到野兔筋疲力盡時,便成了土狼的腹中之物。這樣的個體合作在同類生物之間並不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