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精神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較詳盡地討論了意識問題。在他1890年首次出版的巨著《心理學原理》一書中,描述了被他稱為“思想”的五種特性。他寫道,每一個思想都是個人意識的一部分。思想總是在變化之中,在感覺上是連續的,並且似乎可以處理與自身無關的問題。另外思想可以集中到某些物體而移開其他物體。換句話說,它涉及注意。關於注意,他寫下了這樣一段經常被人引用的話:“每個人都知道注意是什麼,它以清晰和鮮明的方式,利用意向從若幹個同時可能出現的物體或一係列思想中選取其中的一個……這意味著舍掉某些東西以便更有效地處理另外一些。”在19世紀,我們還可以發現意識與記憶緊密聯係的想法;詹姆斯曾引用法國人查爾斯·理查德1884年的一段話:“片刻的苦痛微不足道,對我而言,我寧願忍受疼痛,哪怕它是劇烈的,隻要它持續的時間很短,而且,在疼痛過去之後,永遠不再出現並永遠從記憶中消失。”並非腦的全部操作都是有意識的。許多心理學家相信,存在某些下意識或潛意識的過程。例如,19世紀德國物理學家和生理學家赫爾曼·馮·亥姆霍茲在談到知覺時就經常使用“無意識推論”這種術語,他想借此說明,在邏輯結構上,知覺與通常推論所表達的含義類似,但基本上又是無意識的。20世紀初期,前意識和無意識的概念變得非常流行,特別是在醫學界。這主要是因為弗洛伊德(Freud)、榮格(Jung)及其合作者給醫學賦予了某種性的情趣。按現代的標準看,弗洛伊德不能算作科學家,而應該被視為既有許多新思想,又有許多優秀著作的醫生。正因為如此,他成為精神分析學派的奠基人。早在一百年前,三個基本的觀點就已經盛行:1.並非大腦的全部操作都與意識有關。2.意識涉及某種形式的記憶,可能是極短時的記憶。3.意識與注意有密切的關係。但不幸的是,在心理學研究中興起了一場運動,它否定意識的應用價值,把它看成是一個純心理學概念,這部分原因是由於涉及內省的實驗不再是研究的主流,另一方麵,人們希望通過研究行為,特別是動物的行為,使心理學研究更具科學性。因為,對實驗者而言,行為實驗具有確定的觀察結果。這就是行為主義運動,它回避談論精神事件。一切行為都必須用刺激和反應去解釋。約翰。沃森(John B.Watson)等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發起的這場行為主義運動,在美國盛行一時,並且由於以斯金納(B·F·Skinner)為代表的許多著名鼓吹者的影響,該運動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達到頂峰。盡管在歐洲還存在以格式塔(Gestalt)為代表的心理學派,但至少在美國,直至20世紀50年代後期和20世紀60年代認知心理學成為受科學界尊重的學科之前,心理學家從不談論精神事件。在此之後,才有可能去研究視覺意象,並且在原來用於描述數字計算機行為的概念基礎之上,提出各種精神過程的心理學模型。即便如此,意識還是很少被人提及,也很少有人去嚐試區分腦內的有意識和無意識活動。神經科學家在研究實驗動物的大腦時也是如此,神經解剖學幾乎都是研究死亡後的動物(包括人類),而神經生理學家大都隻研究麻醉後喪失意識的動物,此時受試對象已不可能具有任何痛苦的感覺了。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戴維·休伯(David Hube1)和托斯滕·威塞爾(Torsten Wiesel)作出劃時代的發現以後,情況更是如此。他們曾發現,麻醉後的貓大腦視皮層上的神經細胞,對人射到其眼內的光照模式呈現一係列有趣的反應特性。盡管腦電波顯示,此時貓處於睡眠而非清醒的狀態。由於這一發現及其後的工作,他們獲得了1981年諾貝爾獎。要研究清醒狀態下動物腦神經反應的特性,是一件更加困難的事情(此時不僅需要約束頭部運動,還要禁止眼動或詳細記錄眼動)。因此,很少有人做比較同一個大腦細胞在清醒和睡眠兩種狀態下,對同一視覺信號的反應特性的實驗,傳統的神經科學家回避意識問題,這不僅僅是因為實驗上的困難,還因為他們認為這一問題太具哲學味道,很難通過實驗加以觀測。一個神經科學家要想專門去研究意識問題,很難獲得資助。生理學家們至今還不大關心意識問題,但在近幾年,某些心理學家開始涉及這一問題。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忽視神經細胞或者說對它們缺少興趣。相反,他們主要想用標準的心理學方法對理解意識作出貢獻。他們把大腦視為一個不透明的“黑箱”,我們隻知道它的各種輸入(如感覺輸入)所產生的輸出(它產生的行為)。他們根據對精神的常識性了解和某些一般性概念建立模型。該模型使用工程和計算術語表達精神。現任普林斯頓大學心理係教授的菲力普·約翰遜-萊爾德是一位傑出的英國認知心理學家。他主要的興趣是研究語言,特別是字、語句和段落的意義。這是僅人類才有的問題,萊爾德不大注意大腦是不足為奇的。
正文 第19章 心理學迷宮(5)(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