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人類崇尚健康的時代,也是健康產業大發展的時代。但是,傳統的以陸生生物為原料的健康產業受到了越來越大的限製。多年來,人類對陸生生物的研究已十分深入,以其為原料的藥品與保健品為人類健康作出過重大貢獻。然而,隨著生態的惡化,不少陸生動物與植物的品種遭受環境汙染,瀕臨消亡,越來越不能滿足人類的需要。於是,占地球表麵積71%的海洋,便成為了人們必須開拓的新的健康產業資源。海洋裏生活著50餘萬種生物,占全球物種的4/5,海洋的植物物種數為陸地植物的5~10倍,動物種數為陸地動物的60%。很明顯,未來的藥品與保健品的主要原料基地在海洋。
目前人們對海洋生物的了解還很少,利用也不多。然而初步的研究結果已經證實,海洋生物的保健作用非常突出。從魚類和貝類中提取的牛磺酸,具有抗氧化、穩定細胞膜的作用,能消除疲勞、提高視力;從海魚和海藻中分離的高度不飽和脂肪酸DHA,有提高兒童智商、延緩老人大腦功能衰退的功能;海藻、海蝦和海參等腔腸動物中含有的多糖與皂甙,具有防止動脈硬化、抗癌和增強免疫力等方麵的生物活性;從鮑中提取的一種被稱作鮑靈素的物質,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抑製腫瘤生長的活性;從扇貝中提取的多肽,具有抗輻射和促進因放射損傷的細胞修複的作用。研究發現,海水近80種元素中有17種是陸地土壤裏缺少的,許多海洋生物含有人類生命活動必需的元素異常豐富,如牡蠣的含鋅量、海帶的含碘量,都大大高於任何陸生生物,因此,海洋生物是製作和提取營養補充劑的良好原料。
鑒於海洋生物開發有廣闊的前景,進入21世紀,美國、日本、英國政府對海洋開發的投資一直保持在國內生產總值的1.5~2.0%,日本、澳大利亞和歐美各國均投入巨資建立了相應的海洋藥物研究機構。美國科學家成功地從海洋生物體內分離與鑒定出3000餘種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表現有抗菌、抗病毒、鎮痛、抗腫瘤、抗動脈硬化、提高免疫力等多種保健作用。
日本是海洋水產製品的消費大國。自上世紀90年代初起,日本人開始建立新的健康消費觀念,從傳統的單一食用鮮活海產品,轉向食用多功能的海產製品。受人們膳食結構變化的推動,近十餘年來,日本的海產品加工業發生了重大改變,海洋健康產業發展尤其迅速。日本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魚油與海藻產品生產國,用魚油製成的保健品含有大量的DHA,很受中老年人歡迎。以各種魚、蝦、蟹、貝類加工和製取的優質蛋白質、營養素補充劑、牛磺酸製品在日本市場十分暢銷。日本是世界上海洋健康品消費大國,也是長壽大國,去年年底國民的平均年齡達到81.9歲,連續4年居世界第一,海洋健康產業功不可沒。
海洋動物之最
最小的海蟹:生活在日本相模灣的豆蟹,長3.8~4.2毫米,隻有一個米粒那麼大。
最重的海蟹:產於澳大利亞巴斯海峽,重達14千克。
最大的龍蝦:是深海拖網船“赫斯勃”號於1934年捕到的。從尾端到鉗尖1.2米,重19千克多。這個大龍蝦陳列在美國波士頓科學館裏。
最小的龍蝦:是南非的角龍蝦,總長隻有10厘米左右。
最長的水母:於1965年被海水衝到馬薩諸塞州海灘上,傘部直徑2.3米,觸手36.58米,若把觸手展平,竟長達74米。
最大的蝸牛: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近海發現的一種海兔蝸牛,平均重量3.2~3.6千克,最重6.8千克。
最大的法螺:一般殼高20餘厘米,最大可達40厘米。
最名貴的海貝:貝類專家認為,生活在菲律賓海外的白齒瑪瑙貝稀少名貴,至今一共找到3隻。
最長的動物:用肺呼吸的海洋動物中,在水下屏氣時間最長的海龜。它吸入一口氣,可在水下潛遊幾個晝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