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海洋在怒吼(2)(3 / 3)

澳大利亞現在已經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積極倡導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意保護自然環境。澳大利亞政府在2004年出台了新法令,規定澳大利亞國家海上公園的三分之一地區禁止進行任何經濟開發利用。

鯨是海洋哺乳動物中鯨目生物的俗名,鯨目之下包括有海豚科。但在日常語言中,人們將鯨和海豚分開。海豚科屬於鯨目下的齒鯨亞目,該亞目中有抹香鯨及白鯨等。而以鯨須替代牙齒,利用鯨須過濾水中浮遊生物進食的須鯨亞目,有座頭鯨及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動物藍鯨等。

明蝦

明蝦是具有五對足的甲殼類動物,即分類學上的枝鰓亞目。它現存540個物種,其最早的化石紀錄可追溯至泥盆紀。明蝦和蝦(真蝦下目)、蝟蝦(拳師蝦,蝟蝦下目)等其他甲殼類動物不同,它擁有枝狀的鰓,沒有育卵行為,而是直接將卵釋入水中。它的體長可達330毫米,重450克,是人類最廣為捕捉和養殖的蝦類之一。

螃蟹

螃蟹,學術上稱短尾下目,是十足目中的一個類,由於節肢動物門中的分類還有爭議,因此有時它也被看做一個亞目。短尾類的動物在漢語中一般通俗地被稱為蟹或螃蟹。這個類中的大多數動物生活在海中,但也有不少生活在淡水中或陸地上。短尾類的下腹實際上是很短的尾甲變形而成的,在長尾類動物(如蝦)中這個尾甲直接連在它們的尾部背部,在短尾類中則在腹部胸甲的下麵。這是這個類的名稱的來源。它們的第一對足變成了一對往往很大的鉗(有的種類的鉗不對稱),它們的眼睛位於一對杆上。它們可以很快地向側麵運動。

螃蟹是雜食性動物,主要靠吃海藻為生,但有時也會吃微生物、蟲類等等,視乎種類而定。

北極海冰融化

據英國《每日郵報》2012年8月12日報道,歐洲航天局(EuropeanSpaceAgency)的科學家宣稱,因為全球變暖,北極海冰融化正在加速,北極可能在未來10年內變成一片沒有冰的海洋。

歐洲航天局稱,衛星觀測結果顯示,2011年北極地區有900立方千米的海冰消失,這比環境學家過去預估的融化速度高50%。

科學家稱,這主要是全球變暖速度加快和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所致。他們稱,如果評估正確,北極地區的海冰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完全消失,這可能引發一場趕赴北極的全球“淘金熱”,因為北極有大量石油和魚類資源。

海豚

海豚是與鯨魚和鼠海豚密切相關的水生哺乳動物,廣泛生活在大陸架附近的淺海裏,偶見於淡水之中。海豚大約包括了20幾個屬中的60多個種,其中海豚科是鯨目中最大的一科,大約於1000萬年前的中新世進化而成。各種海豚的長度從1.2米到9.5米,重量從40千克到10噸不等,它們主要以魚類和軟體動物為食。海豚是智商最高的動物之一,有著看起來友善的形態和愛嬉鬧性格的它們,在人類文化中一向十分受歡迎。

海參

海參,又名海鼠,是海生的棘皮類動物,通常生活在水溫頗低的海底,平時依靠吸食海中的浮遊生物維生,遇到危險時會吐出內髒嚇阻敵人,以求自保。

水母

水母是無脊椎動物,屬於刺胞動物門中的一員。全世界的海洋中有超過兩百種的水母,它們分布於全球各地的水域裏,無論是熱帶的水域﹑溫帶的水域﹑淺水區﹑約百米深的海洋,甚至是淡水區都有它們的影蹤。水母早在六億五千萬年前就存在了,它們的出現甚至比恐龍還早。水母的形狀大小各不相同,最大的水母其觸手可以延伸約十米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