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體育的轉折出現在羅馬共和時期(公元前6世紀-公元1世紀):在建立地中海霸業以前,參加戰爭是青年人的神聖職責,其體育訓練仍以軍事為目標。至共和末期完成地中海霸業之後,建立了希臘式的教育體係,貴族用希臘保姆和希臘教師代替雙親教育子弟,平民子弟進入初等學校學習讀、寫、算。由於政治生活的變化,上層人物需擅長演說和辯論,文法學校和高等修辭學校便應運而生。羅馬大學還培養學識廣博的學者。這時的教育,注重發展智能、學習知識,對體育已不太關心,學校裏不開設體育課;隻有軍人和職業選手進行身體訓練,

古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

一般市民為了健康和消遣,隻進行一些簡單而輕鬆的運動。祭祀競技是羅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但市民們隻喜歡當觀眾,他們認為像希臘人那樣在別人監督下受幾個月訓練,特別是裸體進行運動,是有損尊嚴的。

羅馬帝政時期(公元前30-公元476年),奴隸主尋歡作樂、揮霍無度,在豪華的競技場觀看殘忍而激烈的劍鬥表演是他們最愛好的娛樂。著角鬥士在角鬥名的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占地2.43公頃,有487米高的牆壁,能容納9萬名觀眾。有的競技場長達640米,寬約182米,三麵都有階梯座位。最大的競技場,可容納26萬觀眾,這裏雇傭了專業人員;地下室設有劍鬥士房間、動物檻欄等。場內有通風噴水設備,退場門有的多達64個。被迫參加劍鬥的大多是奴隸、“罪犯”和俘虜。他們在富人辦的劍鬥士訓練所受過嚴格的訓練,最大的訓練所有兩萬劍鬥士。這裏舉行有刺激性的、乃至流血的競技表演,如鬥劍、戰車比賽、拳擊、鬥猛獸、步騎兵模擬戰和模擬海戰等。比賽時幾乎沒有任何生命保障,賽車時常翻車;拳擊手套帶鐵釘;鬥劍常以一方死亡而結束;在與野獸的角鬥中若鬥敗就被被鬥獸吞噬。在一次有19000人參加的模擬海戰中,競有數百人喪生。

古羅馬角鬥士塑像

羅馬帝國時期有一種叫作浴場的特殊消遣場所。其中體育設備與希臘的角力學校和體操館差不多。浴場富麗堂皇,拱門聳立,設有浴室、蒸氣浴室、室外遊泳池、進行球類遊戲和體育活動的房間,以及更衣室、塗油室等。有的浴場還備有圖書室、談話室、畫廊和食堂。巨大的浴場長達220米,寬114米,一次可供1600人入浴。貴族在這裏消遣,或由奴隸為其洗浴、塗油、按摩,或進行賭博與輕鬆的球類活動等。

羅馬人曾開展了多種球類遊戲,其中有的類似曲棍球、足球和手球,還有同時拋接兩個球的遊戲。當時的球,有填毛發的,也有充氣的。奧林匹克運動會雖然一直沿襲下來。但古希臘的業餘運動精神已經失去,此時的競技者幾乎完全職業化。公元393年舉行了第293屆後,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以奧林匹克與基督教相抵觸,下令禁止這個延續了1000多年的運動盛會,並破壞了奧林匹亞的神殿和運動場的許多設施,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遂告終止。帝政時期的羅馬體育由畸形發展而至衰敗沒落,此種現象曾引起一些學者的關注。在體育問題上,有的學者發表了一些卓越的見解。如著名詩人D.J.尤維納利斯(約公元60-127年)提出“健全的精神,寓於健全的身體”。這一格言,為近現代許多教育家和體育家所引用。著名醫學家C.蓋倫(公元131-201年)對職業選手的劇烈、過度的訓練曾提出批評。他相信體育鍛煉能使身體協調、勻稱和健康地發展;其所著《解剖學詳論》15卷對後世醫學、體育均有較大影響。

古代奴隸製國家曾經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可以說,沒有古代希臘文化和羅馬奠定的文化基礎,就沒有現代的歐洲;同樣,沒有古代希臘和羅馬的體育文化,也就沒有現代的歐洲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