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縣),隋朝末年其先祖因罪住在中亞細亞。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還是個謎,學術界說法不一。一說李白就誕生在安西都護府所轄的翠葉城,五歲時隨父遷到綿州昌隆縣青蓮鄉。
李白性情豪放,喜愛縱橫家的作風,愛好任俠之事,輕視財貨。早年在蜀中度過。他的父親是個富商。李白二十五歲開始漫遊全國,走過湖北、江西、河南、山東等地。
李白是唐代詩壇上的一顆巨星,被曆代文人稱為“詩仙”,杜甫的詩句“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就是對李白詩歌高度成就的十分形象的概括。他的詩豪邁瑰麗,詩裏有突破現實的幻想,也有對當時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對政治黑暗的抨擊。他的散文具有清新明朗,奔放流暢的特點。著有《李太白全集》。
李白一生政治上不得誌,在貧病中死去,但他以傑出的詩歌創作,為自己樹起了一座豐碑。他繼承了屈原和莊子開拓的浪漫主義傳統,反對齊梁柔靡詩風,在詩歌革新方麵取得了突出成就。他的詩留傳下來的近千首,各體皆備,都有膾炙人口的名篇,尤以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絕句成就最大。其詩氣象宏大,格調雄渾,感情豪邁,境界開闊,清新自然,餘味無窮。李白和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把中國詩歌藝術推向頂峰,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遺產。正如韓愈所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