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大和民族之魂——紫式部(1 / 1)

《源氏物語》是日本古典名著,被譽為日本物語文學的高峰之作,有日本《紅樓夢》之稱,它比《紅樓夢》問世早700餘年,是世界第一部長篇寫實小說。

《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本名無可考。公元973年出身於書香門第。父親藤原為時是有名的中國文學學者,尤擅長和歌和漢詩。任地方官,地位不高。紫式部自幼從父親學習中國詩文和和歌,熟讀中國典籍,並擅樂器和繪畫。約22歲時,和比自己年長20多歲、已有妻室子女的地方官藤原宣孝結婚,因而親身體驗了一夫多妻製家庭生活的滋味。婚後3年,丈夫逝世。在寡居生活中,因創作《源氏物語》而文名遠揚,受到藤原道長等高官顯貴的器重。寬弘二至三年(1005-1006年)間入後宮,任藤原道長之女和一位天皇的中宮彰子的女官,為她講佛授《日本書紀》和《白氏文集》等漢籍古書。官名為藤式部,後改稱紫式部。據傳,紫,是《源氏物語》的主人公的名字,式部源於她父親的官名“式部丞”。《源氏物語》直到紫式部逝世前才成書。該書被譽為日本古典文學的高峰,是歌物語和傳奇物語兩種傳統的集大成者。另有《紫式部日記》和《紫式部集》等著作。前者又名《紫日記》,屬日記文學,主要記述侍奉彰子時的宮廷生活、所見所聞,如宮儀慶典、宮中女官的容貌、才華和性格等。後者又稱《紫式部家集》,收和歌作品123首,按年代順序排列,描述了作者從少女時代到晚年的生活和感受。和《源氏物語》一樣,兩書充滿對人和社會相當敏銳的觀察,是研究作者生平和《源氏物語》的重要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