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巴黎之花(1 / 2)

巍巍的埃菲爾鐵塔,昂然屹立在塞納河之濱。它是巴黎的象征和驕傲,是巴黎的一朵奇葩。

埃菲爾鐵塔巍峨壯觀,充滿神韻和風采。在湛藍如洗的晴空下,它宛如擎天一柱直插霄漢;在霧雨時節,它又若隱若現在雲煙浩渺之中;在大雪紛飛,銀裝素裹的冬天,它又似一座身披銀甲、頂天立地的羅漢。當夜幕降臨時,塔身上的2000多隻碘鎢燈光芒四射,整個塔身似黃金鑄就,在夜幕中顯得更加璀璨奪目,光彩照人。

鐵塔高320米,是巴黎最高的建築物,塔頂是遠眺巴黎美景的最好位置。鐵塔共有3層平台,分別設在離地麵57米、115米和274米處。人們可以乘專用電梯到第一平台,第一平台建造成拱形門,實際上拱形門起的是裝飾性的作用,並不是來支撐高塔的。塔上設有各種服務設施,包括會議廳、音樂廳、餐廳、咖啡店、商店、郵局、電影廳等。麵積為330平方米、裝有現代化視聽設備的會議廳除了舉行會議外,也可舉辦音樂會或時裝表演。大廳裏的200張轉椅,可以在5分鍾內自動轉到地板下,就變成了可容納150位賓客的宴會廳,法國領導人有時在此設宴招待貴賓。在第二層平台上,有一家巴黎最高的高級飯店,盡管用餐價格昂貴,但因可飽覽巴黎風光,因此,飯店還是顧客盈門,甚至還要預先訂座。這裏是最好的攝影留念的地方,隻要陽光明媚,塞納河和河上的遊船以及遠近的高樓大廈都可清晰地攝入鏡頭。

巴黎每年接待1千萬遊客,每天登臨鐵塔的平均達2萬多人。

埃菲爾鐵塔是為了紀念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一百周年,並為在巴黎舉行萬國博覽會而建造的,建這座塔所使用的鋼材全部加起來有7000噸。鐵塔由法國著名高架建築大師居斯塔夫·埃菲爾設計,並在他親自主持下於1889年3月31日完工,故以他的名字命名。在埃菲爾鐵塔百歲華誕的時候,人們不惜耗資8900萬法郎為他舉行隆重的生日慶祝晚會。鐵塔全身上下披上了金色的盛裝,胸前綴著用燈光組成的100歲字樣的“鑽石別針”,顯得更加雍容華貴、風姿卓越。

當年,埃菲爾的設計獨具匠心:鐵塔是一座曲麵四邊形的金字塔,它的身軀除了全無縫隙的三層平台外,其他組成部分都是透亮的。鐵塔建成時高300米,重7000噸。當時人們鳴放鞭炮歡慶它的誕生,稱頌它是非凡的創舉,但同時也遭到了許多人的咒罵和非難,說它是奇醜無比的“怪物”、“三月廣場上的魔鬼”,說它“破壞”了巴黎景物的和諧,甚至主張把它拆除。據說,作家莫泊桑為了避免看到埃菲爾鐵塔的醜樣子,就到埃菲爾鐵塔裏麵喝咖啡。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鐵塔愈來愈受人喜愛,後來更名揚天下,可是根據租讓權合約的規定,鐵塔應於1909年拆除。這時,要求拆除之風又起,一些外國商人,特別是來自大西洋彼岸的富賈表示願以高價收購,並表示要把拆下來的全部18000件鐵質部件和250萬顆鉚釘運回國內重新安裝起來,成為世界之最。幸運的是,當時法國無線電傳送需要高聳雲霄的巨型天線,無疑埃菲爾鐵塔是安裝這一天線的最理想場所,這樣鐵塔才幸存下來。鐵塔建成時高300米,1957年因為裝上發射電視信號用的天線,高度變為320米,到2000年11月又安裝了新天線,所以高度變為32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