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焰色反應法的先驅——華陽真人(1 / 1)

焰色反應是化學定性分析中幹法分析的一種。它是指某些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無色火焰中灼燒時,火焰呈現特殊顏色的反應。如鈉使火焰呈黃色,鉀使火焰呈淺紫色(透過藍色鑽玻璃),鈣使火焰呈磚紅色,銅使火焰呈淡綠色,鍶使火焰呈洋紅色等。這種方法可用來鑒定化合物中某些元素的存在,反應極其靈敏。焰色反應的操作也較為簡單,先將鉑絲玻璃棒上的鉑絲圈用濃酸潤濕,在火焰上灼燒,使鉑絲潔淨,然後用這潔淨的鉑絲沾取試液,在火焰中灼熱,即可呈現特殊的顏色。

早在6世紀初的我國南朝齊梁時期,就已知用焰色反應鑒別物質,當時有一位著名的醫藥煉丹大師,名叫陶弘景。他晚年隱居山裏,人稱華陽真人。他學習刻苦,博覽群書,以“一事不知,以為深恥”作為座右銘,因而學問淵博,得到皇帝的信任,朝廷中每有大事,總是向他請教,所以人們亦稱他為“山中宰相”。

陶弘景一生寫了七卷《本草經集注》,共載藥物730種,書中有段為:“消石療病林消相似,仙經用此消化諸石,今無俱識此者,或雲與樸消同山,所以林消一名消石樸也,又雲一芒硝,今芒硝乃是練樸消作之,並未核研其驗,有人得一物,色與樸消大同小異,如掘鹽雪不冰,燒之紫青煙起,雲是真消石也。”此中所述的芒硝、樸消是指硫酸鉀,當時人們往往把這種形狀很相似的“消”混淆,而他能明確地指出用焰色反應的方法辨別出真消石。華陽真人利用焰色反應鑒別物質的嚐試,比歐洲公認的最早利用焰色試法的馬格拉夫要早11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