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又名山茶花,又名耐冬。與茶樹(出產茶葉)油茶(種子可榨油)同屬於山茶科山茶屬。均為常綠木本植物。山茶花以花美著稱,尤其是色澤鮮豔聞名。是我國原產的名種,唐、宋兩代已有茶花栽培。至今在浙江的寧波、普陀和四川峨眉山等地尚有野生山茶。在山東嶗山尚有大茶花樹,莖幹合圍。當地老百姓叫它耐冬。此種山茶花栽培很廣,長江流域以南直達雲南,貴州。其品種又極多,恐在千種以上。都以色豔而動人。有“猩紅點點雪中花”的大紅山茶,有“別有輕紅暈臉霞”的粉山茶,有白山茶,還有紫色的及紅白相間的複色山茶……還有在同一株上開放各種花朵的“十八學士”,這是我國曆史上早有的名品。總之,品種之多,非少數語言所能概括的。
山茶花以雲南出產最為名貴。故山茶又別名滇茶花。有“十丈錦屏開綠野,兩行紅粉擁朱樓”的妙景,或是“瑪瑙攢成億萬朵;寶花爛漫烘晴天”。而這景隻有春天去雲南(尤其昆明、大理)旅遊才能領略到。茶花的花型極多,有牡丹型、榴花型、寶珠型等等,品種名有小桃紅、玉樓春、獅子頭、童子麵等等,不一而足。雲南麗江玉龍山下的玉峰寺有一株“萬朵山茶”,已有500多歲了。它的主幹並不高,可細看卻是兩株合一的,兩株的花不同,有粉紅的,也有血紅的。有的花直徑達20多厘米,似牡丹,花期從立春初起,直開到立夏。一朵花開6~7天,前後幾個月,先後開放20幾批,共達2~3萬朵。其盛況真讓人感到:“雲南山茶甲天下,天下山茶數玉峰。”而這種景況,是玉峰寺的一位老人堅持長年悉心照料這株山茶的結果。據說如果無人保護,則在那些年代可能已被砍伐了。
由此可見,我國的珍貴花木乃至其他植物都需要代代人保護,才能讓之更好為人民造福。
以上所述茶花都是以紅色為主的,長期以來人們想見到金黃色的茶花而不可得。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期,才在我國廣西南寧地區發現了金花茶,花色金黃,這一發現轟動了世界園林花卉學界。因為有了金花茶就可利用人工雜交方法,培育出更多珍貴、色澤更加豐富的茶花品種。許多人多年夢寐以求的心境得到了實現,那高興的心情是可以想見的。
金花茶為常綠小喬木,習生於排水良好的、土質疏鬆的陰坡溪流邊。它不僅花好看,嫩葉還可作茶飲料,種子可以榨油,花還可以入藥。由於金花茶分布區局限性大,為數不多,已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