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杜鵑花(1 / 1)

杜鵑花屬於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此屬全世界有900多種,分布在歐亞和北美。其中亞洲最多,有850多種,其中又以中國產種類最多;有530多種。約占全世界種數的59%。在中國又以西南地區的雲南;四川和西藏最為集中,共有400種以上,占全國種數的76%強。因此世界各國有關學者均公認中國是世界杜鵑花的起源中心和分布中心。說杜鵑花為中國的驕傲是不為過的。

人們一般知道的杜鵑花,又叫映山紅,是分布長江流域各省及更南地方的種,東可到台灣,西可到四川和雲南。生長在丘陵低山的灌叢中,以江西、安徽、湖南為多。此種多在春天開花,可謂漫山遍野一片紅,那紅得熱烈的場景真有“回看桃李無顏色,映得芙蓉不是花”之感。細看那花朵十分有趣,花冠較大,像喇叭形或漏鬥狀,有5個裂片,開展,裂片裏有斑點。10個雄蕊靠近而伸於花冠口外。這是一種落葉灌木,最高也不過2米左右。葉子卵形,有毛。這種杜鵑已經人工栽培,有許多品種。另外還有白花杜鵑,半常綠,花純白色,也有玫瑰紫色和半重瓣等品種。錦繡杜鵑,常綠灌木,花薔薇紫色,有深紫色點。其品種很多,有重瓣的。還有西杜鵑、黃杜鵑等等。

野生的杜鵑花,需去雲南、西藏高山地區才能領略其盛開時之美景。在雲南西北部哈巴雪山一帶,據說有個考察隊走到了杜鵑花的集中地帶,漫山遍野萬紫千紅,人行花叢中往往帶一根手杖,那花朵之晶瑩潔淨,使人生怕碰壞了它們。走一程又一程出不了那境界,有人當即發出感歎:“我今生能見到這種花的美景,夠可以了,就是死了也值得了。”野生杜鵑花之美,激動人心竟至如此之深。

在雲南西部騰衝高黎貢山,有一種特殊的杜鵑花,叫大樹杜鵑。平時杜鵑花多是小灌木或灌木,也有小喬木。但這個種卻是常綠大喬木,高可以達25米,樹幹也極粗直。葉片也大,長可達37厘米,寬可達12厘米,倒披針形或橢圓形,厚質,下麵有淡黃色毛。總狀傘形花序頂生,著花20多朵,花序高16厘米,直徑達20厘米,花粉紅帶紫色,花冠鍾狀,長7厘米,有8裂片,雄蕊16個。果實矩圓形,長4厘米。大樹杜鵑隻有雲南西部局部地區才有。從前英國人佛禮士來此采集,見到大樹杜鵑,驚異不已,曾經雇人用鋸鋸倒一樹,並鋸了一個樹幹圓盤帶回英國,至今存在大英博物館,大樹杜鵑曾轟動了英國,為世界名種。中國專家後來親自去高黎貢山發現了。

大樹杜鵑多達數十株。現已列為國家保護植物了。

杜鵑花屬中還有特殊種是羊躑躅,又叫鬧羊花。為落葉灌木,葉紙質,矩圓形至矩圓披針形,長達12厘米,頂有短尖,上下麵均生柔毛,下麵較密,花序傘形頂生,花多朵,金黃色,雄蕊5個。果圓柱狀。本種在長江流域各省廣泛分布,生丘陵地,有時在映山紅盛開之地會偶然出一叢羊躑躅。這個種有劇毒,據說羊若吃了它的花、葉就會發病,來回折騰,因名羊躑躅或鬧羊花,人若吃之也中毒,可利用之為農藥。

還有兩種杜鵑花很有意思,一叫樹生杜鵑,為常綠小灌木,葉厚革質,橢圓形,長18厘米,寬7厘米,下麵有白粉和黃色鱗片,花冠寬鍾狀,薔薇色,5裂,果橢圓形。此種分布四川和西藏,常附生在森林內的樹幹上。為森林添景。另一為寶興杜鵑,為常綠小灌木,葉近輪生,革質,卵狀橢圓形,長2~45厘米,下麵密生黃色鱗片,花1~3生枝頂。花冠白色,寬漏鬥狀,長達35厘米,果長橢圓形,有鱗片,本種產四川西部,也是附生在樹幹上生長。

迎紅杜鵑又叫藍荊子,為落葉灌木,葉散生,質薄,矩圓披針形,長3~8厘米,下麵有疏生的鱗片。花芽2~5個簇生枝頂,花先葉開放,淡紫紅色,花冠寬漏鬥狀,長4~5厘米,5裂。果實圓柱形。本種在東北、華北和山東多,朝鮮也有。據說朝鮮的國花“金達萊”即為本種。

杜鵑花中也有更特殊的是大白杜鵑,這是一種常綠灌木。

高5米,葉簇生枝頂,矩圓形,長7~12厘米,兩端鈍。頂生總狀傘形花序,生花10朵,花萼杯狀,花冠白色或帶薔薇色,花冠筒部長5厘米,雄蕊12~16個,子房密生腺體,花柱有腺體。果矩圓形。此種分布四川和雲南。當地老百姓有以此種花作野菜吃的。但實際花有毒,因此必須煮沸去毒後方可用,而且食用量宜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