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果是一種薔薇科的小灌木。枝條上有硬刺,葉小,花白色,花瓣5個,雄蕊多數,極像珍珠梅。果實小圓球形略扁,熟時鮮紅色。由於果實多,累累然如堆紅豆,極美麗,故近些年已引種作為盆景,供觀賞。那聚在一起的紅果猶如燃燒的火把,因此得名,又由於有硬棘,故又名火棘。它是野生的,在四川南部、北部、中部、東部一帶尤多。其果可食用。當地老百姓叫它紅籽樹。相傳三國時,諸葛亮南征時,一時無糧,曾動員軍兵吃火把果,渡過了難關。於是人們又叫它“救軍糧”。
紅軍長征時也吃過這“救軍糧”。
抗戰時期,作家張恨水住在重慶鄉下,他發現附近山上有火把果,從開花到結實,他觀察了幾個春秋,十分喜愛那豔紅色的小果實。竟然連續3年收集這果實,預備勝利後回老家(安徽)去種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