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結拜姐妹(1 / 2)

再過幾天,穆春華就要登基了,他終於登上了漠北國皇帝的寶座了。

漠北國在這些天來,在朝廷裏,還有下麵的各級官府,到處都是一片繁忙熱鬧的景象,大家都在準備著皇帝登基大典的事宜,就連尋常的百姓家裏,也都充滿了歡聲笑語,慶幸那些在外麵疆場上征戰的孩子,不再上前方打仗,再也不必每天擔心受怕,終於可以和親人們團圓了。

與此同時,在華夏國也是一樣,上上下下,不管是朝廷還是民間百姓,不論是藍蒼山的起義軍還是李靜平的義軍,在這幾天,大家都沉浸在一片舉國歡慶的喜悅之中。

在藍蒼山那邊,當趙江河那邊聽到了義軍已經攻打下了漠北國,也十分高興,畢竟,入侵華夏國的漠北兵最終以失敗告終,不但如此,而且還把他們的老窩給端了,而且又是讓義軍占領了,這怎麼能不讓他們感到高興呢?

在藍蒼山歡欣鼓舞的同時,趙江河的心裏又開始考慮當前麵臨的一些問題。

趙江河心想,穆春華就要接替赤和瑪,來當漠北國的皇帝,那麼,接下來,李靜平的隊伍該怎麼辦呢?他開會把永昌軍的一些重要將領召集來,一起商量著對策。

會上,副丞相劉永亮提出了既然義軍已經到了漠北國,那何不幹脆把那裏占了,變成咱們的地盤,這樣咱們的勢力就大了,同時,也省去了許多的麻煩。

趙江河不同意,他說道:

“李靜平手裏的那一部分人,總歸下來還是人少,別看現在暫時還可以控製漠北,但是,你要知道,他們那是架著穆春華的旗號,才會得到漠北人的擁護,他們要是真的把漠北徹底滅了,事情就不是那樣了,本王敢說,他連半年都立不住。所以,你說的這個辦法行不通。”趙江河搖著頭說道。

劉永亮又接著提出了另一個辦法,那就是讓李靜平在漠北那裏留下一部分兵馬,駐守在那裏,這樣一方麵可以時刻提防著漠北人。另一方麵,還會讓他們兩家產生一些摩擦,分散李靜平的一部分精力,最後也就能牽製住了李靜平的一部分兵力。

說實話,對於李靜平,趙江河雖然對他總體上還是比較放心的,但是,眼看他現在手下的實力越來越大,翅膀越來越硬,而且李靜平這個人有些不是太聽他的話,再加上劉永亮一天到晚在他耳邊吹風,說李靜平心懷二心,將來恐怕是永昌軍的心腹大患,這就不能不讓趙江河對李靜平多少產生了一些戒備之心,所以,趙江河聽了劉永亮的意見,馬上就給李靜平寫下了一封書信。

再說漠北那邊,田玉乾帶著那些兵馬,還是駐守在漠北國,他讓李媛帶著穆春華寫給李靜平的一封書信,親自返回到李靜平那裏,和他說一說這裏的情況,同時也征求一下李靜平的意見。

穆春華的那封書信裏麵,寫著邀請李靜平前來參加他的登基大典,其中,還包括請求讓於麗麗和他的兒子也一同過來參加。

拿著這封書信,李靜平雖然感到高興,但是,他也多少有些猶豫……

原因就是,就在前不久,他剛剛收到了趙江河寫給他的一封緊急書信。

趙江河的意思,是讓李靜平在漠北國駐留一定的兵馬,以防止漠北國再產生什麼事變,這樣也可以震懾漠北國對我心存異心。

還有一個,那就是趙江河讓他們把穆春華的妻子和兒子也留在李靜平這裏,說不能讓他們回到穆春華的身邊,理由是,一方麵,於麗麗本來就是華夏國的人,另一方麵,那就是這樣可以作為把於麗麗母子二人當作人質,可以要挾穆春華,讓他有所顧忌。

李靜平感到這件事很棘手,他有些拿不定主意,最後,他決定專門抽出半天來召開了義軍高級將領會議,聽聽他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會上,義軍高級將領的爭議很大,主要分成兩派,雙方各說各的理由,吵得很激烈,也都有一定的道理。

在會議上,李靜平隻是聽著各方說著自己的理由,他並沒有立即表態。

那些將領爭論來爭論去,其中最主要的焦點,聽起來主要有兩點。

第一個焦點是要不要從漠北國撤軍。

主張這個觀點的將領,是說穆春華現在即將就要登基當漠北的皇帝了,那麼,義軍的隊伍先不要撤回來,還是繼續駐守在那裏吧。這樣可以保證咱們這邊的安全,可以減輕義軍在北方的軍事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