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都縣,今山東省沂南縣,其地溫度適宜,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更因為有沂河、汶河、蒙河三條大河貫穿全境,八百裏沂蒙山更是蔥蔥鬱鬱,卻是一個山青水美之處。而這裏更重要的卻是一代範臣諸葛孔明的誕生之地。
郭紹脫離隊伍,快馬加鞭,露宿一夜之後,第二天中午十分抵達陽都,卻見陽都縣內路人穿行,車水馬龍,卻是一片繁華景象。雖然在曆史上陶謙沒能夠逐鹿天下,但他卻能夠將一個徐州治理得僅僅有條,倒也不簡單了!
選了一家酒樓,郭紹隨便點了幾個小菜,他出手大方,還賞了小二幾個錢,那小二頓時熱情起來,臨桌早來的客人菜還沒上,郭紹的桌子上卻已經是酒菜俱齊。
郭紹自然明白錢的妙處,趁著小二放下碗筷,不禁問道:“小二哥,你可知道這陽都縣裏,可住著一個叫做諸葛圭的先生?”
“諸葛圭?”小二想了片刻:“你說的是諸葛郡丞吧?”
郭紹先是一愣,但隨即反應過來,這諸葛一家也是士族大家,祖上多有官職在身,而諸葛亮的父親曾任過泰山郡郡丞。隻是如今天下大亂,諸葛圭便辭官而回。但這裏的人卻都習慣性的尊稱其諸葛郡丞!
“對!就是諸葛郡丞!”郭紹點了點頭。
小二一臉恍然,隨即頗有些惋惜地問道:“客官是諸葛郡丞的朋友?”
郭紹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卻聽小二道:“若客官是來訪友怕是遲了一步,七天前,諸葛郡丞已經病逝,今天正開孝堂下葬,卻是能趕上出殯!”
“啊?”郭紹一驚,他還真不記得諸葛圭是哪一年死的,而且還正好讓他趕上了!郭紹心中惴惴,其實諸葛圭的死他才不關心,他之所以來陽都,隻不過是希望見到諸葛亮,可是他卻忽略了一件事情,現在聽到諸葛圭的死訊,他才猛然想起,現在的諸葛亮也不過是個十二三歲的孩子吧!
心中若有所失,但郭紹還是問道:“小二哥可否告知諸葛府邸的去處?”
“這個容易!”小二一指酒樓外麵:“順著這條街走到盡頭左拐,然後第一個巷子右拐,哪家在辦喪事,那便是諸葛府邸了!”
郭紹點了點頭,小二見他神色失落也不再言語,悄悄退下,卻是郭紹想得太過容易了,原本倒是打算來和諸葛孔明親近一番的,不管怎麼說他終究是日後的武侯,也不一定會成為自己的助力,但是能套些交情總是好的,可到了陽都他才想起來,諸葛亮現在也不過是個毛頭孩子,你難不成卻跟一個孩子討教天下大勢?拉攏他做自己的軍師?別說諸葛亮現在還小,就算現在已經成年,自己現在又憑什麼請諸葛亮?人家會看得上自己?想來想去也還是自己一時衝動,為諸葛武侯的大名所染,才走了這麼荒唐的一步。
郭紹簡單地填飽了肚子,原本已經打算回泰山去,但或許是因為受到曆史的影響,對於諸葛孔明抱有太大的幻想,在他走到城門口的時候,卻又鬼使神差的折了回去,見一見諸葛亮小時候的樣子也是好的,看看這個小子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怪胎。
按照小二的指引,郭紹很快便找到諸葛府邸,果然,麵前素縞懸掛,冥錢飛舞,諸葛一家既是士族大家,陽都縣內多有人來吊唁,門前倒也絡繹不絕,一名長者正在接待前來吊唁的賓客。
郭紹吞了吞口水,硬著頭皮走到府門前,那長者見郭紹麵生,卻疑惑道:“這位先生是......!”
郭紹忙道:“我是泰山郡人,我姓郭!”
“泰山郡人......!”那長者也沒多想,諸葛圭曾在泰山出任郡丞,認識那裏的朋友也不稀奇,再看郭紹雖然年輕,但容貌俊俏,雖然隻是穿著簡單的布袍,但整個人看起來卻是氣質飄逸,又有些張放不羈的豪氣,不禁連連作揖:“諸葛玄多謝郭先生前來吊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