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尚自由的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阿雷蒂諾的出現也並不值得奇怪。撇開他的語言的粗野不談,又有誰的作品在當時能夠產生洛陽紙貴的效應,為權貴所恐懼,卻為廣大民眾喜聞樂見呢!當他被邀請到達帕度亞時,就受到了群眾潮水般的歡迎,猶如現在的青春偶像一樣。有誰在文藝複興時期享受過這樣的禮遇!
惡棍加天才的切利尼之謎
公元1550年左右,一位英國學者來到了文藝複興的發祥地意大利。在這裏,文藝複興所產生的文化藝術的高度繁榮,使他留連忘返,但是宗教信仰的衰退、受人尊敬的權威和法律的不複存在以及道德的淪喪,同樣令他瞠目結舌。他引用當時流行的一句諺語說:“一個英國人要是意大利化了,就變成了魔鬼的化身。”也許正是這種環境,造就了很多既是天才又是惡棍、既是極佳的藝術家又是謀殺凶手的人物。名噪一時的切利尼(1500~1571)就是其中的代表。
切利尼的父親是個工程師、象牙雕刻匠及笛迷,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成為職業笛手,在美第奇的宮廷樂隊裏當樂師。後來當他聽說切利尼在教皇克裏門特七世的私人樂隊裏擔當笛手時,似乎比聽到兒子做金匠賺錢更高興。也許是遺傳的影響,切利尼在看到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後,就對藝術產生了狂熱,不顧父親的反對,要去當金匠學徒。在羅馬,他不僅找到了一份金匠的工作,研究古代的遺物,還有機會研究西斯廷教堂裏米開朗基羅的壁畫,在戚基別墅與梵蒂岡研究拉斐爾的作品,領悟到了男人和女人、金屬與樹葉中所有有趣的形態和線條。不久,他就成為了羅馬最好的金匠。公元1529年,他在羅馬任教廷鑄造廠鑄壓師,設計出多種金屬製品,現存的有公元1534年他為教皇設計的二枚獎章。公元1540年,他應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的邀請,到達楓丹白露,用黃金製造了一個鹽碟,這是他惟一可信的貴重金屬作品。公元1544年,國王任命他製造十二個飾以神話故事的銀燭台。公元1543~1544年,他為盧浮宮鑄造銅質弦月窗。公元1545年,他離開巴黎回到佛羅倫薩,得到了美第奇家族的科西莫的信任,創作了《帕爾修斯》銅雕像。這件雕像被認為是繼米開朗基羅之後佛羅倫薩最傑出的雕刻作品。公元1546年,他還完成了大理石雕像《阿波羅與希亞新特》。公元1546~1547年,他完成了大理石雕像《納爾西蘇斯》。大約在公元1550年,他還在佛羅倫薩完成了銀行家、文藝保護者阿爾托維蒂的半身銅像。教皇克裏門特七世曾稱讚他為“有史以來技藝最精湛的藝術家”。米開朗基羅在信中也稱讚他“是世界上最好的金匠”。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天才的藝術家,其道德淪喪之程度令人難以想象。
切利尼是個不折不扣的惡棍。他的生活極其荒淫,所作所為逾越了當時的教規。他在自傳中厚顏無恥地寫道:“隻要我高興做什麼,就可隨心所欲。”有一個經常做他模特兒的美女,他經常與她共度良宵,狂歡縱欲,以至於染上了性病。但是當他花了五十天的時間治好自己的病後,他又去找另外的女人了。失去情人安吉利卡後,他求助於魔鬼幫他找回他失去的情人。一個西西裏的巫術家在晚上把他帶到荒廢的一個競技場,在地上畫了一個魔圈,點上火,火焰噴散出芬芳的香味,並且用希伯來、希臘和拉丁語的咒語召集惡魔出現。切利尼相信有成百的幻影出現在他的麵前,並且相信這些所謂魔鬼的預言:他會和他的情人安吉利卡相會。在巴黎,他養著一個可憐的少女卡泰麗娜,讓她充當模特兒。有時欲望難忍,切利尼就玩弄她。但是當卡泰麗娜為了獲取高額的報酬而與他的助手睡覺時,他氣得七竅生煙,殘忍地懲罰她,一直持續了幾天。另一個模特兒吉妮給他生了一個女兒,他給了這個母親一點錢財,就把她給打發掉了。在縱情享受了半個世紀之後,他在公元1564年正式結婚,有兩個合法的兒子,但是仍然緋聞不斷,在法國有一個私生子,回到佛羅倫薩後也有五個私生子。
切利尼還是一個無法無天的謀殺凶手。早在羅馬當金匠回鄉省親時,因為一次簡單的爭吵,他殺了一個青年,然後倉皇逃回羅馬。在羅馬,警察製度是鬆弛而且片麵的,這使得切利尼更加缺乏自律。他回憶,當他被觸怒時,他就感到渾身的血液在燃燒,如果不發泄出來的話,就會使自己置於死地。他宣稱,他與人爭吵過百次,但是他保證除一次外,他都是對的。那一次是他用匕首奇準無比地戮進了對手的耳朵下麵,然後給了他兩拳,沒想到第二拳時他就倒地身亡了。他幸災樂禍地說,真的打擊是無法度量的。在巴黎做國王的座上賓時,他依舊惡習不改。一個房客在法院控告他偷竊,法院的判決對他十分不利,他竟然大膽地駁回該判決:“當我發現我的動機不公平地被忽視時,為了自衛,我隻好求助於我所攜帶的匕首了。我一向喜歡保存精致的武器,我攻擊的第一人就是控告我的原告。有天晚上,我刺傷了他的腿部和手臂,傷勢非常嚴重,使得他的雙腿因而殘廢。但這還是因為我當時一直注意不要殺死他的結果。”在這篇辯護中,切利尼無疑是在警告原告,如果他一再追究的話,他切利尼會把他弄殘廢,必要時還會把他幹掉。切利尼這種流氓行為,使得原告不敢再追究這件事情。他在巴黎曾獲賜一座宅邸作為他的住所和工作問,但是當原住戶拒絕搬走時,他就用武力將對方驅逐。切利尼就是這樣的人,盡管他是個天才的藝術家,但確實是個惡棍兼謀殺凶手。盡管有不少權貴袒護他,認為他的工作是高尚的,他的行為自然也應該超乎法律之上,但是所到之處還是不受歡迎。剛到巴黎沒幾天,一位貴族夫人就警告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說。“那個惡魔在幾天內就會掃平巴黎。”因此,他經常從一個城市遷徙到另一個城市,這是他咎由自取。不過,切利尼的所作所為或許可以說是文藝複興時期個人主義惡性膨脹所產生的負麵影響的一個縮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