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在亞洲各國分布十分廣泛,不但如此,在精神上,亞洲人也對與虎有關的一切十分推崇。但令人擔憂的是,在東南亞,由於受經濟利益驅動等因素,仍然存在偷獵野生虎、非法販賣虎製品等現象。這對野生虎的保護工作十分不利。
讓我們對野生虎製品說“不”,從“拒絕”開始,從身邊做起,為保護野生虎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藏鐵路與野生動物保護
在近2000公裏的青藏鐵路沿線,分布著11個現有及規劃中的自然保護區,其中包括著名的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鐵路兩側經常活動的珍稀野生動物有10多種,其中包括藏羚羊、藏野驢、野犛牛等。
為保護這些珍稀動物,青藏鐵路的設計者詳細地研究了它們的活動和遷徙規律,並在鐵路沿線設置了30多處供野生動物穿越的專用通道。在每年6月到8月野生動物遷徙的季節裏,青藏鐵路的各段建設工程甚至不惜每天上百萬元的損失,停工等待野生動物自然通過施工區域,而施工人員救助野生動物的故事更是數不勝數。承建青藏鐵路可可西裏段工程的總工程師曹玉新先生就給我們講述了他親曆的救助小藏羚羊的故事:“2002年6月中旬,大批藏羚羊通過可可西裏一帶,那個時候是施工的最好季節,我們就停下來,最長一次達到10天。大批藏羚羊遷走以後,剩下一隻小的藏羚羊躺在那裏,站不起來,後來發現它的一條腿斷了。我們發現之後馬上就把它抱到車裏,用我們的羽絨服裹上,帶回指揮部,用熱水清洗,又從格爾木買羊奶喂養它。我們還在衛生所把它的腿包紮了一下,等它能站立了以後就把它送到保護站去了,這是要及時轉送的。”
在周密的設計和施工期間嚴格的環保措施的保障下,青藏鐵路沿線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護。近年來,青藏高原藏羚羊、藏野驢等珍稀野生動物數量不斷增加,其中西藏境內藏羚羊種群數量已經從1999年的不足7萬隻增加到目前的10多萬隻。
在青藏鐵路的沿線地區,除了蜿蜒通向遠方的鐵路線及其配套設施以外,幾乎看不到任何人工開發所遺留下來的痕跡。據介紹,青藏鐵路建設工程對工地的自然生態恢複工作要求極為嚴格。不僅在施工期間要注意保護好環境,在每一段鐵路修建完成之後,要徹底拆除施工設施並恢複原狀,對於生活當中產生的各類垃圾,則要嚴格進行回收處理,最大程度地保全自然生態的原貌。
立法保護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對於維護生態平衡,改善自然環境,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為使這項事業有法可依,我國製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這部法律的立法目的在於保護、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
該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是指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對於珍貴、瀕危水生動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適用漁業法的規定。
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加強資源保護、積極馴養繁殖、合理開發利用”的方針。為此,國家保護依法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的單位和個人的合法權益,鼓勵開展野生動物科學研究。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生存環境,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獵捕或者破壞。對於野生動物的馴養繁殖、獵捕、出售、收購、利用、運輸、攜帶、進出口、野外科學考察、攝影、錄像等都製定了行政許可(行政審批)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