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千奇百怪的植物(4)(1 / 3)

燈籠樹。在江西省井岡山無雲的暗夜,遠眺山上,常可看到一盞盞淡藍而柔和的小燈籠,這就是有趣的“燈籠樹”。它們生長在溪邊潭側,燈光水影,動靜輝映,妙趣無窮。來這裏旅遊的外國友人,常與這種“燈籠樹”合影留念。原來是這種樹能吸收貯存磷,入夜則釋放出磷化氫自燃,遠遠望去,一團團淡藍色的磷光,酷似一盞盞閃爍的小燈籠,可以為行人照亮道路。

閃光的樹林。在前蘇聯的奧萊拉地區西部發現了一片閃射出熒火光的樹林。它長約11公裏,寬約3公裏。林中無任何動物,一到晚上,樹林就發出一種很亮的綠光,即使有濃霧,1公裏以外也能看見這處發光的森林。科學家們尚未查明樹林發光的原因。

火焰樹。在前蘇聯的阿爾泰山,有一種高達1米左右的紅色灌木,叫白蘚。烈日當空時,它常分泌出香噴噴的蒸氣狀香精,在它莖幹的附近散發著許多這樣的香精。如果劃一根火柴,香精蒸氣頓時就會燃燒起來,並且閃爍出紅晶晶的火焰,還能聽到輕輕的“劈啪”聲。這時,周圍的空氣中充滿了芬芳的氣味。人們稱這種樹為“火焰樹”。

多果梨樹。河南省高城縣的一位叫肖揚清的老農,精於園藝,成功地培育出一棵多果梨樹,到梨樹豐收時節,滿樹掛著形狀各異、滋味不同的梨,有明月梨、鴨梨、雪花梨、萊陽梨、孔德梨等共達24個品種,這些梨種分別來自山東、河北、安徽和日本。

這棵梨樹是肖老農用嫁接法精心培育而成的。他還曾使2000多棵泡柳掛滿新疆核桃,並且用嫁接法使方瓜枝莖上結出了黃瓜、西瓜、葫蘆等。

結奇棗的樹。在山東夏津縣後屯鄉,有一株遠近聞名的大棗樹,到結棗時節,竟結得滿樹不同形狀的棗子,實為罕見。

這棵棗樹種於唐朝末年,有千年之久了。樹高16米,曾經創下一年產棗850公斤的紀錄。每年七八月間,樹上都能長出圓柱形、紡錘形、雞蛋形、葫蘆形甚至四棱形的共13種不同形狀的棗子。這些棗有的個大肉多,有的甜脆爽口,有的則是甜中含酸。

大棗樹何以能結出這麼多不同形狀的棗子,科研工作者經過研究,認為可能是棗樹經受雷擊之後而導致遺傳基因變異的結果。

水晶宮中的綠色居民

地球的表麵約有70%被水覆蓋,有人說,地球應該改名叫“水球”。這麼大的水域,當然有水生植物生長,低等的藻類多得不計其數,高等的綠色開花植物也不算少。它們有的漂在水麵上,如浮萍、水浮蓮、滿江紅;有的懸浮於水中,如金魚藻、眼子菜;還有的紮根於水底,水麵上很難見到它們的蹤影,如苦草和狸藻;當然,也有出汙泥而不染的荷、別具風味的茭白和荸薺,它門穩立於水底泥中,把身子探出了水麵,瀟灑而英武。

我國江南的“水塘五秀”,是水生植物中長得漂亮而又營養豐富的佼佼者。“五秀”指的是蓮、菱、慈菇、荸薺和茭白。人們吃的是蓮子和藕(荷的根狀莖)、菱角(菱的果實)、慈菇和荸薺的球莖、茭白的肥大嫩莖。它們既能當蔬菜和水果,又能釀酒、製糖、做點心,還能清熱解毒,入藥祛病。難怪水鄉的人民那麼喜歡它們。

菱最有趣的一是葉子,二是果實。它有兩種不同的葉子,一種是斜方形帶鋸齒的,密密地簇生在一起,浮在水麵上如蓮座,而且每片葉子的葉柄膨大粗壯,裏邊充滿空氣,變成了浮囊,能夠幫助葉子浮出水麵。另一種葉子沉在水中,窄小如羽毛狀,對生在莖上。這種葉子長得很薄,細長並有深深的裂隙,十分柔軟,能夠在水中直接進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吸水作用,並且特別擅長於吸收水中本來就比較少的光線和二氧化碳;同時,柔軟的葉片抗得住水的壓力,能防止整個植物體被水衝斷衝跑。菱的這兩種葉子都能進行光合作用,由於所處的位置不同和小環境不同,它們在形態上有了區別,從而有利於更好地適應自然條件,發揮作用。

菱的果實就是菱角,有四角菱、兩角菱和六角菱之分。為什麼菱的果實上長角?原來,那些生活在水塘裏的魚類、水禽和水獸(如水老鼠等)“靠水吃水”,特別愛吃水生植物結出的果實。菱角的味道那麼鮮美,自然是它們眼饞的食物。而菱角的角就是一種有效的防禦武器,誰要敢吃,就讓它嚐嚐厲害。菱角長在水麵葉簇的底下,日益沉重的果實本來會將整棵植物墜入水中,但這時浮囊會變大,使植物受到的浮力增大,從而免除了滅頂之災。菱角在水底發芽生長時,它的角就成了固定自身的“船錨”,它能把菱的幼苗固定在一個地方,免得被水衝跑。所以,很多人也把菱角叫做“活鐵錨”。水生植物或是有良好的通氣組織,或是本身雖沉浸於水中,但葉片特別薄,能夠吸收水中溶解的氣體。藕是荷的地下根狀莖,它中間有好多條從頭至尾的空心管道,與荷葉的中空葉柄及荷葉表麵的氣孔相通。有了這種上下貫通的氣道,潛在水下的細胞就不會因缺乏氧氣而窒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