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植物對人類的貢獻(2)(2 / 3)

玉米。玉米是美洲唯一土生土長的穀物,亦稱玉蜀黍,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

玉米遠在7000年前就被居住在今墨西哥城附近高原上的印第安人所栽培。當時玉米的雌穗隻有鉛筆頭那麼大,僅10餘粒玉米。到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時,玉米的種植已從中美洲向北傳到五大湖地區。我國關於玉米最早的記錄是在1511年。當時,在安徽的潁州就已開始栽植玉米了。那時距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不到20年,比起番茄,玉米的傳播要快得多。葡萄牙人1496年到達了爪哇,1516年又來到中國,而在16世紀初僑居南洋群島的中國人已不少,因此玉米應是通過海路,由葡萄牙人和華僑帶到中國的。

玉米是世界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它可用作飼料、食物和工業原料。

在許多地區作為主要食物,但營養價值低於其他穀類。除食用外,玉米也是工業酒精和燒酒的主要原料。玉米不可食用的部分也可做造紙、建材、燃料等。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糧食作物之一,種植麵積僅次於小麥,種植範圍從北緯58°(加拿大、俄羅斯)至南緯40°(南美)。在美國,玉米是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產量占世界一半。我國是世界玉米生產的第二大國,年產約3300萬噸,主要種植於東北、華北和西北各地。

番薯。番薯是印第安人栽培的又一種糧食作物,屬旋花科,亦稱紅薯、甘薯和地瓜等,是一種生長在熱帶地區的草本植物。莖蔓生,莖節著地後可生長出不定根,葉心形至掌狀深裂,性喜溫暖多光,耐旱、耐堿。其塊根含有大量澱粉,可做糧食或供製酒精等。番薯生長在熱帶美洲地區,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才開始在世界各地傳播。

番薯傳入我國大約是明朝萬曆年間。近400多年來,番薯在中華大地廣為紮根,其頑強的生命力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歡迎。

煙草。煙草是茄科煙草屬的植物。該屬目前公認為有16個種,絕大部分產於熱帶美洲,為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棱形,莖葉被粘性腺毛;葉多變異,有圓形、卵形、心形、披針形等,隨品種而異;圓錐花序頂生,花冠呈圓筒狀或漏鬥狀,淡紅或淡黃色,蒴果卵形;性喜溫暖、耐旱,適宜排水良好、有機質含量適中的土壤。

人類最早的吸煙者當數美洲的印第安人。

煙草大約在1530年由西班牙人帶入歐洲。1556年,安特熱維特從巴西把煙草種子帶到法國,種植在他的花園裏。

煙草以後逐漸由美洲傳遍世界各地。大約在17世紀初傳入中國。中國史書上最早提到煙草的是明末名醫張介賓的《景嶽全書》,上麵這樣記載:“煙草自古未聞,近自我萬曆(1573年~1620年)時,出於閩廣之間,自後吳楚土地皆種植之。”煙草的成分主要是焦油和尼古丁(煙堿)。現代醫學已證明,吸煙與人體多種疾病,特別是肺癌有明顯的關係。

向日葵。向日葵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英文名字Sunflower,即太陽花之意。其莖直立,圓形多棱角,質硬被粗毛;葉通常互生,兩麵粗糙;頭狀花序單生,花序邊緣為中性的舌狀花,黃色,花序中部為兩性的管狀花,能結實;瘦果,果皮木質化,種子富含油脂,可食用或榨油。種子油可做潤滑油和用於製肥皂、油漆等,種子烘烤後可食用或碾碎用於製麵包和類似咖啡的飲料。向日葵原產於美洲,廣布於溫暖幹燥的地方。向日葵有一個特點,即向光性。正是由於這種特性,而被南美的印加人視為神花,有“印加魔花”之譽。

“印加”一詞在印第安語中的含義是“太陽的子孫”,印加人自稱為太陽神的後裔。印加人非常崇拜太陽,對於能夠圍繞太陽轉的向日葵也視為神花。今天,有較多印加人後裔的秘魯和玻利維亞等國家,都將向日葵作為他們的國花。1510年,向日葵由西班牙探險隊帶到了歐洲。至18世紀,俄國開始種植向日葵,並逐漸成為俄羅斯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

馬鈴薯。馬鈴薯是茄科屬的一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地下莖形成幾個到20多個不同形狀和大小的塊莖;一般可重300克。馬鈴薯起源於南美洲秘魯的安第斯高原和智利沿岸。印第安人種植和食用馬鈴薯的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800年~公元前2000年,在秘魯印第安人的古墓中曾發現大量嵌有馬鈴薯圖案的各種陶器和馬鈴薯的殘枝。

1523年~1543年,馬鈴薯越過大西洋進入西班牙和歐洲。到18世紀末,馬鈴薯成為歐洲大陸國家(尤其是德國)和英格蘭西部的主要作物。19世紀初,馬鈴薯傳入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