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收皆邊軍各墩堡精銳悍勇之士,常出邊巡哨,有時更深入北地百裏,剌探、潛伏、綁架、劫殺無所不能,非藝高膽大者不能任,又因常年與韃虜廝殺,故死傷頗重,軍中給予俸祿、賞賜、撫恤皆厚,晉升也較其他軍卒要快,因而很是被普通軍卒所羨,人人皆以能入夜不收為榮。
趙二為邊軍時,便曾數次想通過考核入夜不收,可惜技不如人,每每不能如意,時間長了,卻見多夜不收十去七不歸的慘景,這羨慕之心便也漸漸淡了,但對軍中能成為夜不收的勇士還是滿懷敬佩的。這會見出現的救命恩人赫然就是軍中的夜不收,那激動之情自然是難以言表。
趙大也有種大難不死的慶幸感,激動莫名的望著靠近的夜不收們,張嘴想說些答謝的話,卻怎麼也說不出來。
郭太監這會卻是鎮定得很,發現救人的是邊軍的夜不收後,先前急著逃命的驚慌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不可測的表情。
此地離邊牆雖不遠,但也有二三十裏地,沿邊墩堡多位於邊牆邊上,夜不收也多往邊牆外巡視,怎的突然往內地來了?(作者注:邊牆即長城)
突然出現的夜不收讓陸清有些小小疑惑,但這點疑惑很快就拋到腦後,不管怎麼說,這隊夜不收的出現都算是他的救命恩人,若沒有他們,很難說自己能保著郭太監逃走,因此望著已縱馬衝到麵前的夜不收們,內心滿是感激之情。
前後出現的“夜不收”共有五人,皆騎馬而來,領頭的是一什長,借著柴火的光亮,陸清看清那什長模樣,發現對方也很年輕,約摸和自己差不多大小,樣貌具體如何卻因光亮不夠看得不夠清楚,但那一道從眉尖一直劃到下額的刀疤卻讓人印象深刻。另外四人也都是精壯漢子,尖頂紅纓氈帽戴在頭上看著就十分的威風。
那什長發現陸清盯著自己看,也冷冷的掃了他一眼,這一掃,配上那猙獰的刀疤,頓讓陸清心生一種森冷之感,許久之後才明白那是經常殺人者才有的殺氣。
發現陸清也是一身邊軍服後,那什長有些意外,但沒有多看,便領著四名手下縱馬往坡下去。
四名馬賊被射殺後,餘下兩人立即舍了趙二轉身逃走,陸清以為那年輕什長會帶領夜不收們去追殺,不想那什長似對那些馬賊有所忌憚,竟然並不領人去追趕,在坡下勒住馬後便不再動。
待那兩個馬賊身影皆沒入夜色之中,又有蹄聲響起後,那什長才一拉韁繩,領著手下返回坡上。
從那遠去的蹄聲判斷,逃走的兩個馬賊顯然是往西邊去了。
在那什長的吩咐下,有兩個漢子從馬上躍下去檢查倒在地上的四個馬賊是否有活口,看了三個,都是被射中要害早已咽氣。第四人卻還有口氣在,但也被傷中要害,嘴裏滿是血沫,眼看也是活不成了,見狀,一個漢子也不廢話,提刀便從那馬賊脖子上砍下,鮮血頓時噴湧而出,也不顧那頭顱斷頸處血尚在湧,提在手中便又和另一漢子去割另外三人首級。
大明軍中計功多認首級,故坡上陸清他們見了夜不收的舉動也不奇怪,更加沒有反胃之感,反覺割得好。
趙二許是剛才被馬賊嚇得夠嗆,這會膽氣上來便想出口惡氣,竟然也想上前幫忙割馬賊腦袋,但真到了近處看到那血肉模糊的腦袋,膽氣立馬一泄,哪裏還忍受得住,“哇”的一聲五髒三腑就吐了個幹淨,惹得夜不收的漢子們哄然大笑起來。
那什長在一邊看手下將馬賊首級都割下後才勒馬上了坡,然後從馬上翻身躍下,徑直走到陸清和郭太監麵前,上下打量了他們一眼後,開口問道:“你們是什麼人,怎會在此地過夜的?”
陸清剛要回答,卻聽郭太監開口反問了句:“你們又是什麼人,又如何會擅離墩堡出現在此地的?”
“你?”
聽了郭太監與眾不同的聲音,那什長一愣,本能的朝對方臉上看去,下意識的問道:“你是宮中出來的?”
郭太監也不瞞他,點頭道:“不錯,咱家正是大同鎮守太監郭敬。”
大同鎮守太監郭敬?
拎著馬賊腦袋上坡的四個夜不收漢子聞言都是一呆,目光齊刷刷的往郭太監臉上看去。
那什長沒想到在這荒郊野外竟然能碰上大同鎮守太監這等大人物,也是吃驚不小,在短暫的猶豫後,他沒有懷疑就上前向郭太監屈膝躬身行禮,口稱:“卑職萬全右衛洗馬林堡左屯墩哨什長周雲義見過郭公公!”他這一行禮,後麵那四個夜不收漢子趕緊也跟著半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