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大有大的難處(1 / 1)

“大有大的難處”——這是《紅樓夢》裏鳳辣子的一句名言。其實,這句話的發明權,並不屬於聰明絕頂的王熙鳳,當時民間已經流行此語,現在民間仍在流行;隻是經鳳姐一說,更加流行了,這就是名人效應。

“大有大的難處”,語極俗,但包含的政治文化底蘊,卻極豐富,很值得為政者、為商者、為學者、持家者等等琢磨。

我不敢說國人有好大的劣根性,但從曆史上看,我們吃片麵追求大的虧,真是太多了。不必說得太遠,不如“厚今薄古”:“大躍進”時代的種種往事,我們是記憶猶新的;什麼“一大二公”,結果導致大刮“共產風”、“平調風”;這個大辦、那個大辦、“萬馬奔騰”的結果,大則大矣,但對國家、人民造成的損失,真是太大了。對此,黨中央早已總結了經驗教訓,作了決議,是個很好的殷鑒。

但是,盡管“殷鑒不遠”,某些人士卻似乎又忘記了“大有大的難處”。一些地方搞的企業,一味貪大,並重複建設,結果建成之日,就是虧損、甚至是注定非破產不可之時;四川有個馳名世界的樂山大佛,高人雲表。氣勢恢宏,是難得的古跡,而某地偏又別出心裁,造了一座更大的佛,立於大河之濱,其實,不過是假古董而已;近年來的圖書,書名越來越大,“大全”、“集成”之類滿天飛,由幾百萬宇到幾千萬字到幾億字;中國通史本已有好幾種,範老、郭老、翦老主編的通史,各有千秋,完全可以滿足讀者需要,但現在有人出來聲稱,三老的通史不行了,他正在主編逾千萬字的大通史……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對這些貪大務虛的現象,該說什麼好呢?我想奉送的,還是這句老話:“大有大的難處”——朋友,請仔細掂量這句話的分量!一味求大,走向反麵的教訓,我們見的還少嗎?

5月6日於老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