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萬曆年間,有一本頗引人人勝的奇書,在士林間悄悄流傳;書前有因嘉靖大禮義案而遭貶斥雲南的大名士,也是大學者楊慎的題辭,說是得於安寧州土知州董氏家,是海內孤本,書名叫《漢雜事》,一卷,但卷首又有“秘辛”二字故名《漢雜事秘辛》。楊老先生還特別指出,書中“吳某人後燕處審視一段,最為奇豔,但太穢褻耳”,這就越發激起讀者的好奇心;好睹秘辛、奇豔,乃不少文人之常情也。因此,讀者爭相傳抄,嘉興的包衡先生購得一本,視為珍寶,準備除夕時“聊當椒盤”。剛好有友人來,見之大喜,便將此書介紹給沈、胡兩位先生,刻人《秘冊彙函》,從此更是不脛而走,影響深遠。時人謝肇淛讚不絕口,謂:“敘女寵者,至《漢雜事秘辛》極矣……所謂‘拊不留手,火齊欲吐’等語,當與流丹浹藉競爽,而文采過之……此等文字,今人不能作也。”顯然,他認為《漢雜事秘辛》確實出自漢朝人的手筆。直到近代,一些學者仍對之很賞識,甚至連學術大師梁啟超老先生,也一度把它當作漢代野史看待。已故史學家陳登原教授早年著的《中國婦女生活史》,曾引用此書的內容,論述漢代婦女情狀。然而,這本書卻是一本偽書,它的作者不是漢代某氏,而正是楊慎本人。
讓我們先看一看《漢雜事秘辛》的主要內容,本書寫的是東漢梁冀家事,其時漢桓帝選妃,看中了梁大將軍的小姐梁瑩,由皇太後派一個保姆,去檢査梁小姐的身體,不僅讓梁瑩脫光衣服,對她身體的各部位長度做了記錄,如“自頭至底長七尺一寸,肩廣一尺六寸,臀視肩廣減三寸,自肩至指長各二尺七寸”等等,更仔細觀察了梁小姐的肌膚、私處,但見“肌理膩潔,拊不留手,規前方後,築脂刻玉。胸乳菽發,臍容半寸許珠,私處墳起。為展兩股……此守禮謹嚴處女也。”桓帝聽了情況彙報後,很滿意,遂迎梁瑩人宮,冊立為懿德皇後。這個故事不僅富有傳奇色彩,對裸女的描繪,更搖人心目。但稽諸學術史,就會發現破綻:傳奇乃唐、宋始有的文學形式,東漢何能有?對裸女的刻畫人微,也是唐、宋以後,特別是明朝才有的事,漢代不會有。更明顯的是,書中還寫了梁瑩的纏足狀,而纏足(俗稱裹小腳)是五代以後才有的陋俗。明代學者胡震亨等人,更從製度、儀禮等方麵,指出書中的一些記述,與漢代實際情況不符。後來,沈德符終於揭穿了事實真相,指出:“近日刻《雜事秘辛》……以為始於東漢。不知此書本楊用修偽撰,托名王忠文得之士酋家者。楊不過一時遊戲,後人信書太真,遂為所惑耳。”六十多年前,梁啟超在清華研究院授課時,在坦承上當後,即指出:“此書疑即晚明時楊慎用修所作。楊老先生文章很好,手腳有點不幹淨,喜歡造假。”當然,偽書不等於廢書。用《漢雜事秘辛》研究漢代,那實是笑話;但用以研究明代的文化史,還是很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