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舉人老爺(1 / 2)

河門鎮的學子們考試完畢後立即回家了。有人有心在杭城遊玩幾天,領略一下杭城的繁華熱鬧,無奈有人急於回家,比如甄邦賢就是其中一個。人多心雜,心思攏不到一起,於是索性一起回家了。

回到家裏,蔣興福問兒子:“此番考試,你的自我感覺如何?題目在你的意料之中嗎?”

蔣家貴答:“此次題目還算容易,果不出我的所料在安邦治國上做文章。我洋洋撒撒寫了一大篇,應該還是不錯的,中與不中就要看閱卷官的喜好了。”

蔣興福又問甄邦賢:“世侄此番考試感覺如何,相來與其他學子已經交流過了,文章寫得還可以吧?”

甄邦賢深思一下說:“此次題目看似簡單,單刀直入,其實未必,內在奧妙無比,深入淺出縱橫捭闔。我文章是作完了,交卷時尚覺得胸有成竹,還是不錯的,但回到客棧細細思之,又覺得還有未盡之意,但為時已晚了。”

蔣興福無言,心想此翻考試二個人都是名落孫山了,心裏大為失望。

夫人蔣王氏勸道:“中舉本是千裏挑一的事情,哪裏就這麼容易了,我看河門鎮上一個也未必能中,多少年了也未能中一個,哪裏今科就能中了呢。你也不必自我煩惱了,還是操心接下來的事吧。”

其實除了蔣興福在關心考試之事,各位學子們更是關心,日日相互打聽發榜了沒有,還有參加考試的學子家屬們,也是伸長了脖頸等待。大凡聽得街上鑼響,都會跑出大門問“是不是發榜了,是不是發榜了?”

甄邦賢仍在店堂做事,嘴上不說,心裏也是焦急萬分。

蔣興福想想無望,忙碌著為甄邦賢尋覓一所合適的房子,讓他做自己的行生,早早搬出蔣家,免得攪得全家心神不寧,何況蔣家鳳的婚事已是耽擱不得的了。

那日蔣興福正在街上尋覓空房,忽見前方人頭攢動,擁擠不堪,前頭有人傳下話來,說“發榜了發榜了,河門鎮有人中舉了”,蔣興福心中一緊,擠又擠不上去,急中生智,登上人家門首的台階上,踮腳引頸向前探望。

隻見人群紛紛閃到二邊,三名衙役鳴鑼開道。前頭一名衙役手捧黑漆拜盒,內裝大紅喜帖,後麵二名衙役抬一麵大銅鑼,走幾步,敲一下鑼,大聲吆喝。

咣—,風湖灣甄邦賢高中舉人嘍!

又走幾步,

咣—,“風湖灣甄邦賢甄老爺高中舉人嘍!”

蔣興福聽得心都差點跳出嗓子眼了,連呼吸都差點停止了。他愣愣地看著衙役從他眼皮底下經過,呆呆地立了差不多半袋煙功夫,直至有人高呼“蔣老爺你家世侄中舉了,還不快快回家”,蔣興福方才如夢驚醒,定一定神,拔腿往家奔去。

蔣興福奔進店堂,二話不說拉起甄邦賢直奔內宅。奔至醬園一半,蔣興福急不可待地扯開嗓子直呼:“夫人快快出來,夫人快快出來!”

蔣王氏正與蔣家鳳邊做女紅,邊娓娓而談,以安定女兒芳心。聽得蔣興福慌張叫喊,心中一悸,要緊拉著女兒出來。

“老爺何故如此慌張,有話慢慢敘說,不用驚慌失措。”

“能不驚慌失措嗎,告訴了你們也會驚慌失措的。”蔣興福揮舞著手臂大聲嚷嚷,“邦賢世侄中舉了,邦賢世侄中舉了!”

啊,夫人與小姐同時驚叫。夫人驚得張大了嘴都忘了閉上,稍傾才哈哈大笑,也顧不得儀態了。小姐驚叫一聲後,卻立馬珠淚漣漣,掩住嘴嚶嚶抽泣。

蔣興福大聲催促:“夫人快拿散銀,報喜衙役已經往風湖灣去了,我們必得趕在他們前頭,舉人老爺是要打賞的。”

夫人轉了一個圈,紮撒著雙手說:“我手裏哪來的現成銀子,這便如何是好,這便如何是好!”一時倒沒了主意。

蔣家鳳噗嗤一聲,破涕為笑,提醒道:“父親真是高興糊塗了,外麵店堂櫃台上不是有現成銀子嗎,還不快快去取!”

“啊喲真是高興糊塗了!”蔣興福一拍額頭,拉著呆得像木頭樣的甄邦賢往前麵去了。他又叫上兒子蔣家貴,三人急匆匆往風湖灣趕去。

三人緊走慢趕,又抄小路,好不容易在衙役到來之前趕回了甄家,氣喘籲籲地將事情稟告了甄邦賢母親。甄母自然歡喜萬分,雙手合十,連聲念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不及細說,衙役已經進村,來到甄家門前,三通鑼響,齊聲高呼“風湖灣甄邦賢中舉嘍,風湖灣甄邦賢甄老爺高中舉人嘍!”喊畢,為首的衙役跪下,將拜盒高舉過頂,呈上大紅喜帖。然後退後三步,與另二名衙役一起跪下,口呼:“恭喜甄老爺,賀喜甄老爺!”

甄邦賢慌了手腳,連聲說:“辛苦辛苦,請起請起。”欲伸手攙扶。

蔣興福知道衙役這是要討賞了。連忙將銀子塞到甄邦賢手中,說:“舉人老爺快快行賞,舉人老爺快快行賞,每人紋銀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