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從中斡旋(1 / 3)

甄邦賢準備到縣城去拜見知縣大人,向母親辭別,正好母親與嶽母蔣王氏在房中閑扯,蔣家鳳也在一旁侍候。

甄母關照:“你好生去吧,與知縣大人對話不可自傲。你尚年輕,知縣大人可是滿腹經綸,正經的進士出生,你在知縣大人麵前是賣弄不得的。若得知縣大人喜愛,以後提攜你也方便一些。”

甄邦賢答:“是,孩兒記下了。”

蔣王氏說:“賢婿放心去吧,在縣城多待個三五日也無妨,新中舉人總有一些應酬的。你不必操心家裏,你母親與娘子自有我們照應,你放心好了。”

甄邦賢說:“如此,多蒙嶽父嶽母大人照應了。”

回到房中,甄邦賢對蔣家鳳說:“我走之後,夫人多多費心了。我母親年事已高,且青年喪偶一生操勞,目前身子已不再硬朗,起居飲食有勞夫人多多操心了。”

蔣家鳳說:“官人休說操勞二字,侍奉婆婆是妾身的本份。倒是官人在外一切自己多加小心。”說著依依不舍偎到甄邦賢身上,為他抻衣撣塵,戀戀不舍。

甄邦賢有心玩笑,附著蔣家鳳耳朵問:“我去縣城,你一人在家想不想我呀?”

蔣家鳳早已飛紅臉頰,嬌笑嗔道“不想”,說罷將頭埋進甄邦賢懷裏,吃吃地笑,半晌才抬起臉說,“我恨不得你時時在我身邊才好,但好男兒誌在四方,大丈夫安邦定國,我怎可阻攔官人的前程,扯官人的後腿呢。”

甄邦賢越發憐愛了,止不住摟住蔣家鳳親熱。蔣家鳳欲拒還迎,二人卿卿我我了半宿方才歇息。此日清晨,甄邦賢早早動身去縣城拜會知縣大人。

知縣大人見甄邦賢年輕英俊,儒雅禮貌,心中喜愛,有意提攜。知縣大人問:“先生在家除了讀書,不知還從事何業,家中有無其它產業?”

甄邦賢恭恭敬敬答:“學生家父早逝,家道中落,孤兒寡母度日艱難,投奔嶽父。嶽父在河門鎮開一蔣氏醬園,小生便一邊讀書,一邊在醬園中記帳打雜。”

“哦,”知縣大人讚許道,“確實不易,你一邊做工一邊讀書,竟能取得如此成績,實為難得。你的文章本縣看過了,年紀輕輕就能寫得如此周全老到,本縣佩服得很哪。”

知縣大人又歎道:“以先生才能隻在醬園打雜,豈非大材小用,拿著棟梁作燒火棍用嗬,可惜了,可惜了!”

甄邦賢抱拳作揖,口稱:“大人過獎,大人過獎,學生實在是膚淺得很。若有一小小是處,日後大人覺得還有一點可用之處,甘願為大人效犬馬之勞。適當之時,還望大人提攜!”

甄邦賢一番話說得滴水不漏,既有謙遜,又有效忠,還有祈盼,知縣大人非常滿意,頻頻點頭。

知縣大人說:“先生心意本縣盡知,本縣也是很仰慕先生。先生若想找個差使,正好縣衙內目前尚缺少一名書辦,不知先生是否願意曲就?”

甄幫賢喜出望外,連忙起身鞠躬,道:“多謝大人看顧,小生將竭盡全力辦好差事,不負大人厚望!”

“那好,”知縣大人端茶送客,說,“先生不日即可上任,本縣吩咐縣衙準備交接,你也回家打理一下吧。還望先生克盡責守努力上進,若差使做得好了,本縣自當稟報上峰加以褒獎提掖。”

甄邦賢高興萬分,喜滋滋回家。回到家中,母親夫人接著,自是又一番噓寒問暖問長問短。甄邦賢將出任縣衙書辦一職告訴她們,當然又是一番意外驚喜,弄得整個小院喜氣洋洋。回到房中,所謂小別勝新婚,甄邦賢與蔣家鳳自是一番親熱。親熱罷,甄邦賢發現夫人蔣家鳳有點鬱鬱寡歡,心中一悸,驚奇地問:“夫人你這是怎麼了,我當了縣衙書辦你反倒不高興了,難道有什麼不妥之處嗎?”

蔣家鳳鬱鬱地說:“沒有什麼不妥,官人出任書辦自然是合家高興的事,也是官人在仕途上的起點。隻是官人當了書辦必得住在縣城,如此妾身與官人相處的時間少了,心中到底難分難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