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相依為命(2 / 3)

永生回家的時候,大腳阿奶握住永生的手熱淚漣漣,掀起衣襟,將永生的手深深藏進自己溫熱的懷裏。大腳阿奶心疼地問:“永生,苦嗎?”

永生一昂頭,說:“不苦,師傅說隻有今日吃苦,明日才會知道什麼叫甜。”

大腳阿奶將永生摟進懷裏,說:“苦你就說一聲,娘知道你苦。”

永生說:“以前他也說過,”大腳阿奶懂得永生所說的“他”就是永生的父親。永生接著說,“他說做學徒都是非常辛苦的,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什麼事都要做,除了做學生意的功夫,還要掃地打水抹桌子,連師傅的尿壺也要倒,連師傅小孩的尿布也得洗。我還算幸運,師傅隻讓我磨工具,說這是木匠的必修課,沒讓我幫他做家裏的事情。”

永生磨罷了工具,將工具遞給師傅。師傅接過工具,舉到眼前,就著陽光瞄了瞄,扔還給永生,說:“沒有鋒口,還得磨!”

永生小心翼翼地問:“師傅,怎麼才算有鋒口呀?”

師傅說:“木匠的工具必須鋒利,鋒利到削木如泥。你懂得了什麼叫作鋒利,木匠的功夫就學到了一半。你先將工具在磨刀石上磨出刃,再在磨刀磚上磨出鋒,這樣的工具才能叫鋒利,才是木匠得心應手的工具。”

於是永生就將工具先在磨刀石上磨出刃,再在細潔的磨刀磚上磨出鋒。日積月累,永生漸漸掌握了磨工具的技巧,不再將汙水弄濕衣服,不再十指磨得僵硬不能彎曲。他也能像師傅那樣將工具舉到眼前,就著陽光瞄一瞄是否鋒利了。永生懂得了什麼叫作鋒利後,磨工具變得不再那麼勞累,也有了閑功夫幫著師傅做一點其它的活兒了。他空下來的時間,就站在師傅旁邊觀看師傅工作。師傅將一根根一塊塊的木料劈、砍、刨、鑿,碎木片與刨花弄得一地,最後做成了一個個結實漂亮的櫃、桌、凳等家俱。永生撫摸著那些家俱,覺得無比的歡欣,對師傅越發地敬重。

永生由衷地說:“師傅您的手真巧啊,我將來要是有您一半的手藝就很高興了!”

師傅也是要聽捧承話的,聽了永生的話哈哈地笑起來,不過還是板著臉斥責道:“胡說,怎麼能有我一半手藝就滿足了呢!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你刻苦地學,手藝必定在師傅之上,何況新式家俱層出不窮,需要不斷參悟。你以後成了師傅,永遠不要自滿,不斷地創新,為自己爭個名聲,也為師傅臉上爭光!”

師傅又問:“你在一旁觀看也有段時間了,你學到了什麼,參悟到了什麼呢?不妨說來給師傅聽聽,師傅看看你有什麼心得。”

永生笑道:“我說不好。我怕說出來被師傅笑話,被師傅斥責。”

師傅道:“所謂學徒就是要學,還要不斷地參悟。你學了不做,等於不學。”

永生說:“正如師傅所說,欲做一名好木匠須得先學會磨工具,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沒有鋒利的工具,木匠對著一堆木料也是無可奈何。其次木匠的很多功夫都在刨和鑿上。必得將木料刨得絹光溜滑,做出來的家俱才會美觀大方。每一個家俱都有很多榫頭和榫眼,必得設計合理,榫頭榫眼大小合適,角度相配,如此拚接起來才會嚴絲合縫,家俱才能立得起來,不會吱咯作響。”

永生說完了,小心翼翼地問:“師傅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師傅稱讚道:“有些道理有些道理,不過你說的角度相配是什麼意思?”

永生說:“角度就是木料上斜角的大小。我數過一張骨牌凳上,光凳麵四條邊框就有八個斜榫。也就是說有八個斜榫頭和八個斜榫眼,下麵凳架上有十六個直榫頭和十六個直榫眼,都必須大小合適嚴絲合縫,那張骨牌凳才能夠結實,才能夠經久耐用。”

師傅將幾根木料扔到永生腳下,吩咐道:“那你做一個骨牌凳讓我看看。試試你做的骨牌凳能不能立起來,你鑿的榫頭榫眼能不能嚴絲合縫。告訴你主要是做凳麵有難度,若你能把凳麵的四條邊拚接得嚴絲合縫,我就算你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