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會兒遲銳手上曾有一對核桃,是花700多塊錢買的,他想把它轉手換一對更好的,就掛在文玩天下的論壇上賣。讓他沒想到的是,上午掛在網上還不到15分鍾,就有人給他打電話,問他的核桃賣嗎。
遲銳和買家談妥了價格後,沒什麼事就坐著地鐵把核桃給人家送過去。那個買家一看來的是北京小孩,就拉開話匣子聊起了文玩。這樣聊不要緊,遲銳發現買家是清華大學畢業,竟然是自己係主任的同學。買家知道後也很驚訝,就給他下鋪的同學、遲銳的係主任打電話,說你們係是不是有個學生叫遲銳,我在這兒買他的核桃呢。係主任一聽,掛了電話又打給遲銳說:“你小子又逃課,下午的專業課不上,去賣什麼核桃!”
采訪到這兒我和遲銳都笑了,遲銳說:“最後弄得那個買家挺不好意思,核桃也沒砍價就收了。”
有了一些網上做文玩的經驗後,遲銳發現這裏麵的利潤要比原來做的電子產品高很多。於是遲銳把創業的重心轉移到了網絡文玩這塊。到了2005年,遲銳從家裏借了10萬塊錢,一年10%的利息,買了一個服務器專門做文玩。這樣做下去,直至遲銳大學畢業那年,同學們紛紛去建築設計院實習,當時的實習工資一個月給2500?3000塊錢,但遲銳那會兒每月的收入已達兩三萬之多,因此他畢業沒有從事本專業的工作,直接創業開起了公司。
文玩天下,否極泰來
創建公司以後,遲銳的文玩天下由賣文玩改為賣廣告的網絡媒體公司。遲銳開玩笑說,自己畢竟是大學畢業,還得有點風骨氣節,不能一畢業就成了一個二道販子。當然更不能在自己創建的網絡平台裏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還是那個最初的願望,遲銳希望搭建的是一個互通有無、信息對等的網絡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有自有討論區、拍賣區、交易區、認證客戶交易區等。
到了2008年遲銳的文玩天下越做越好,已經有大公司的副總裁願意出價並購股份。但後來發生了汶川大地震,那位副總裁是四川人,人也一下聯係不上了。緊接著2009年金融危機,遲銳的很多設想也成了泡影,
當然危機往往也是轉機的開始,由於2009年中國樓市和股市的狀況都不甚好,大量的熱錢流入民生市場,出現了“蒜你玩、豆你狠”的怪現象。對此國家開始宏觀調控,並在2008奧運會後,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促進文化輸出。當時的北京市政府響應國家號召,鼓勵發展有北京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北京電視台在接到通知後開始尋找,究竟什麼能代表北京的文化特色?找來找去最後找到遲銳的文玩天下。北京電視台的一位年輕編導,請遲銳試探性地做了一期名為《天天理財》的節目,沒想到那期節目創造了電視台收視率最高點,遲銳於是一下成了這檔節目的專家。
此後從2009年全年至2010年年初,遲銳至少在電視台錄了100期節目。包括“天天理財”,還有“天天閱讀會”和“我愛我家”兩檔節目。那時遲銳正是二十四五歲的年紀,北京電視台想著力培養自己的年輕專家,因此什麼都請遲銳來講——手表、金魚、照相機等不一而足。對於那些不懂的物件,遲銳隻能靠頭一天看資料,死記硬背。最後遲銳發現這樣不行,文玩他是懂的,但其他的他根本不懂,這麼看資料現學現賣太牽扯精力,於是遲銳就從電視台的節目退了出來。
雖然不再做節目,但由於遲銳之前做節目打的都是“文玩天下”CEO的名號,如此一來“文玩天下”早已名聲在外,有很多大公司希望與他們合作,最後一家估值10億的大公司出高價並購了“文玩天下”50%的股份。
這幾年“文玩天下”的發展開始進入一個平穩期,公司與居然之家合作,開拓線上和線下市場。北京居然之家提供兩萬平米的場地給“文玩天下”做線下實體店。為了解釋得更清楚,遲銳把這種合作比作淘寶,它的線上交易在“文玩天下”的網站上進行,線下交易在居然之家的實體店裏。遲銳還說,在未來這樣的線下實體店還會在全國的居然之家開設18家。
最終,遲銳將線上與線下的文玩交易串聯一體,真正做到了行業內的NO.1。也實現了他最初的想法,讓文玩市場互通有無、信息對等,每個喜歡文玩的人都可以參與其中,再也不用上來就先交學費了。
(編輯·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