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饅頭風波(二)(1 / 2)

他那肅然的目光在戰士們的臉龐上掃過,左手豎起,伸出食指點了點隊列,凜然道:“我知道不少同誌有個人小九九,來當兵不是單純地為人民盡義務,更多的是討生活,謀出路,這個我很理解,但是我必須強調,我們作為勞動人民的子弟兵理應珍惜他們的勞動果實,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這是根本原則,必須得堅持。“

言及此處,馮文山忍不住用袖子抹了抹眼角溢出的淚珠,戰士們感懷至深,不少人的雙眼已是目光潸然。尤其是陳瑞、陳廣銳和趙永生,他們竟然悄悄地低頭,任憑眼淚嘩嘩地流出眼眶。

鄧建國斜眼瞥視身旁的劉遠誌,見他臉紅耳赤,神情極是羞慚。

鄧建國心頭一動,當即窺測出那個饅頭就是劉遠誌扔的,因為鄧建國有好幾次看見劉遠誌偷偷地把啃過兩口的饃頭扔到豬食桶裏,他當時沒有理會,一是考慮到會傷及劉遠誌的顏麵和自尊,二是他自己也是個生活上貪圖享受的人物。

要知道,鄧建國雖然憤世嫉俗,鄙視劉遠誌這樣沾名鉤譽,虛偽齷齪,更玩忽職守的混世魔王,但也不願去跟人家結怨架梁,懶得自尋煩勞。因此,在七連的這些日子裏,他每天都帶著戰士們在訓練場上拚命操課,除開會和晚上睡覺外,很少進連部,對劉遠誌也就眼不見的心不煩。就算碰麵了,礙於情麵,找根煙,打兩聲招呼,便應付過去。可以說,他自打跟劉遠誌相識以來,絕少在一起傾心吐膽地交流過。

這時,馮文山又把饅頭舉到戰士們眼前,晃了晃,厲聲道:“今天我暫時就不去追究這饃頭倒底是誰扔的?我就當作是我馮文山扔的,我自己把它吞下去。”

鄧建國一聽這話,怦然心驚,知道馮文山跟自己一樣,是個言出必踐的熱血漢子。當下定神一瞧,隻見馮文山嘴巴一張,右手一把將沾滿食物殘渣的饃頭填進嘴裏,狠狠地嚼咀幾下,硬生生地往肚裏吞。

鄧建國看著馮文山的鼓脹的喉嚨,感到一陣揪心,更對馮文山主動承擔責任,以身作則的崇高品質,欽佩得五體投地。

劉遠誌當下就驚呆了,神情木然,目光無神地盯著馮文山把饅頭一口一口地往肚裏咽。

戰士們也一齊睜圓雙眼,張大瞳孔。他們想象不出從豬食桶裏撿別人吃剩下的饅頭啃,那是一種什麼滋味。唯有趙永生一人神情淡定,望著馮連長啃別人扔進豬食桶的饅頭,竟然忍不住流出口水來,絲毫沒有厭惡的感覺,因為那種滋味對於他來說,早就習以為常。隻不過他是偷偷摸摸,從未像馮文山這樣當眾來啃別人吃剩的饅頭。

馮文山冒著被哽噎住食道的危險,狠命地吞下贓汙的饅頭,擦了擦嘴角邊的殘渣,大手一揮,幾乎是怒吼著道:“下不為例,解散。”

解散後,很多戰士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圍著炊事班木屋旁邊的豬食桶,指指點點,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陳瑞憤憤地道:“他奶奶的個熊,扔這饃頭的人是烏龜王八蛋,都是為了填飽肚子,混口飽飯吃才來當兵,老百姓寧願餓肚子也要養著我們守邊關,有的人居然還有臉皮幹這等缺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