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京腔滬韻(1 / 1)

秋風漸涼。一日,有朋友不小心漏了一句:“好想吃螃蟹啊!”這下可不得了,在座的一堆人一聽全忍不住了,於是當下直殺陽澄湖而去。

不去美食街,不上船餐廳,同行的人說帶大夥到養殖戶家裏去吃蟹。坐上快艇七轉八轉,都快暈了方向時,養殖戶的家終於到了,原來在陽澄湖中央一小漁船上。養殖戶名叫阿文,遞上名片,大夥一看都樂了,隻見上麵寫著:正宗陽澄湖大閘蟹養殖戶“阿文”,地址:陽澄湖中。憨憨的阿文笑著說:“不要緊的,反正有手機,聯係好了自會有人去接。前陣子一幫外地客商要買蟹,連312國道都摸不清,最終還是找到這裏。”看來,隻要能吃到大閘蟹,再累再煩都不怕!別說是從上海、蘇州趕過來了,北京的朋友每年一入秋就天天打電話惦記著大閘蟹,一要就是幾百斤,用飛機托運過去!

說到這陽澄湖大閘蟹,真是太美味,所以惹得其他同母異父、同父異母或幹脆不沾親戚關係的螃蟹統統自稱血統純正。“十一”期間筆者去了趟北京,乖乖,首都滿大街都是“陽澄湖大閘蟹”。到跟前一看,足有半斤個頭,看著挺養眼,可是筆者心裏已起疑。“十一”期間,昆山陽澄湖裏的螃蟹剛收緊筋骨,雌蟹勉強過關,雄蟹還沒起膏,長到半斤的,整個湖裏也沒幾隻,季節不對!哪會有那麼多半斤的跑北京來?!心裏想著,手就忍不住去翻身子,隻見螃蟹肚子那個黑呀,煤灰裏扒出來似的,連大閘蟹基本的品相都沒有。再看價格,三四十元一斤!正宗的大閘蟹看了非吐血不可。

北京那撥年年吃空運大閘蟹的朋友沒事總偷著樂。他們告訴我:其他很多北京人因為沒到過陽澄湖,根本搞不清大閘蟹長什麼樣是啥味道。每年剛入秋,就會有大批假冒貨進軍京城,北京人還吃得挺高興。說來你不信,剛往北京空運螃蟹那會兒,就有同誌反映:“大閘蟹怎麼不大呀,雌的就三四兩!”一聽就外行了吧,那個頭碩大的,“種”就差啦。

看北京人吃蟹,能把你急死。很多北京人吃蟹不蒸而是煮,蟹腳事先不捆好,煮好的螃蟹隻隻四仰八叉,很不雅觀。煮的過程中,蟹膏蟹油全給煮水裏去了,真令人心疼啊。北方人多為粗線條,表現在吃蟹上就是大腳小腳全扔掉,嫌煩!蘇州專愛拆蟹肉的阿姨看到那些堆成小山的蟹腳肯定會捶胸頓足:能包多少蟹肉餛飩呀!

相比起北京人,上海人因地利之便,要有口福得多,精明的上海人也更懂得如何品蟹。

上海人吃大閘蟹不性急。等到進入10月下旬,天氣有了寒意,掐著指頭算日子的上海人知道:好時候到了!於是傍晚你到去往陽澄湖方向的路上瞧一瞧,魚貫而過的全是上海牌照的車子。

上海人的精明聞名於世,吃蟹的時候也能窺見一斑。經常來昆山吃蟹的一朋友就說:“自己開車來昆山,比較辛苦,住要住得舒服。但吃蟹就不必在市區酒店,一來價錢辣手,二來看不見陽澄湖沒情調,所以一定是親自開車到湖邊吃。”

周末,在巴城的船餐區,船上船下都是上海人的聲音。他們一幫幫圍聚著挑螃蟹,個個瞪圓火眼金睛,正麵看反麵看,再放到玻璃板上試腳力。老板看著也不生氣,在一邊陪著笑臉,回頭輕輕對我說:“上海人不要太精明,蒙他們沒意思,我拿出來的都是正宗貨。”

上海人吃蟹一般都不猛,每頓一對,一雌一雄。據說這樣剛剛好,嚐了兩種美味,又不至於因吃多而壞了感覺。看上海人吃蟹是要有點耐心的,有人一隻蟹能吃三刻鍾!先吃蟹黃再吃蟹身,最後吃蟹腳,一隻腳一隻腳從小腿吃到大螯。雄蟹的兩隻大螯在上海人看來是萬萬不可丟棄的,因為蟹身上其他部位的肉都是零零碎碎的,唯有大螯裏麵兩塊肉飽滿結實,吃著忒過癮。

按理說,上海的餐館酒樓也供應大閘蟹,不過上海人跑昆山來吃肯定有他們的道理。有人覺得,周末來昆山,路不遠,權當一次短途旅遊,又有玩又有吃,多好。我一張姓朋友開著寶馬X5來昆山吃螃蟹,張先生身價過千萬,可人家照樣蹲地上和蟹販討價還價。他說:“能吃到又正宗又便宜的螃蟹有啥不好。要不是有特殊原因我何必去上海星級酒店吃幾百塊一隻的螃蟹,犯不著啊。”我另一上海朋友是開飯店的,他告訴我:“上海的老吃客都知道我店裏的螃蟹是直接從陽澄湖進貨的,信得過。”逢到蟹季,他總往昆山跑,先自己吃個夠,再大批進貨。據說,朋友在湖邊進的蟹200塊左右一斤,到上海飯店能賣198元一隻!這螃蟹轉個場子就賺大錢啦。

昆山本地的蟹老板都知道,上海人很少吃了不帶的,幾乎過來的人都會吃完再帶幾包蟹回去。到了周末,一家攤位能銷幾百斤!雖然上海人殺價殺得厲害,但多少總有得賺。

看來,真是秋風起、蟹腳癢、食客饞、漁民笑啊!

(200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