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核心在於綜合
試點實踐成功的關鍵在那裏?在於“綜合”。“綜合”的實質是創造,“綜合”實施“創造”旁的途徑就是我們進行農村能源建設研究的內容。
農村能源建設從綜合區劃規劃入手,采用綜合組織管理方法,組合和優化先進的適用技術,形成配套技術,通過能源資源的綜合利用,取得綜合效益。實踐證明,“綜合”是農村能源建設的核心。
1.綜合規劃
規劃是在區劃基礎上,根據當地經濟發展和能源建設恂目標,因地製宜,統籌兼顧,製訂適於當地經濟、社會全麵發展而獲取綜合效益的藍圖。
由於我國農村能源資源品種數量的分散、不均,能源在各地區消費差異甚大,經濟發展不均衡。根據農村能源綜合建設的需要,開展以縣級為單位的農村能源綜合規劃為宜。通過l8個縣的綜合建設實踐,充分證明縣級農村能源建設首先應從區劃入手,這是開展縣一級農村能源建設約重要基礎工作,由此可以清楚了解到縣內能源資源狀兄、消費狀況、供應情況,找出能源問題的症結,判明主攻目標及各項與能源匹配的合理結構。以區劃為依據,利用係統工程的方法,統籌兼顧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合理地確定各單項能源開發的適宜規模和速度,充分體現了農村能源建設的綜合性、科學性和係統性的特色。
規劃充分反映了綜合建設的思想,它是製訂農村能源綜合建設技術工作路線和實施方案的依據,所以它們的指導思想是一致的,就是在一個縣級範圍內貫徹“因地製宜,多能互補、綜合利用、講求效益”和“開發與節約並重”的能源建設方針,確定能源供給和消費的合理結構,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農村能源資源,有效利用商品能源,建設良好的供能、用能體係,逐步實現能源的供需平衡,促進農村經濟穩定發展,改善生態環境和社會的文明建設,達到能源、經濟、生態、社會等多方效益協調發展的綜合目標,因地製宜地製訂切實可行的全麵規劃是綜合建設的重要基礎。
我國農村能源建設規劃有許多特點,它體現了係統性、全麵性、先進性、科學性,區域性和可行性,最突出的特點是它的綜合性。多年來的實踐證明,農村能源建設必須走綜合發展的道路。它涉及範圍廣泛。從農村到村鎮、小城市,從農業到工業,從能源到環保、經濟、衛生,包括領域廣闊:從能源到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均應統籌兼顧、協調發展,需進行統一規劃,同步實施。因而必須發揮多部門、多學科的作用,運用各種能源資源和節能的綜合優勢來解決農村能源問題,才能克服過去單項能源建設中出現的片麵性、盲目性,並通過技術優化組合、配套應用以獲取綜合效益。
2.綜合方法
農村能源問題的研究不僅是應用科學技術的研究,也是一門管理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它涉及到多部門、多學科,建設過程中有研究又有推廣,有科研又有管理。麵目前從部門的設置與分工、科技人員的結構來看,是各管一攤,各專一門隻有“零件”沒有“組裝”。這種隻有“單項”沒有“綜合”的狀態是難於適應當前農村能源發展的要求及知識高度密集的科學農業發展的需要,必須采用綜合組織管理的方法,把各“零件”組裝成一個完整的“機器”。
(1)以縣為單元首先成立以縣領導主持,由各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縣級農村能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部門間的協調及日常具體工作,同時鄉鎮、村也設有機構,形成一個完整的管理體係。建立健全機構,有一個能源意識強、團結有力的班子,加強領導是綜合建設成功的保證。
(2)組織多部門、多學科協調一致、聯合攻關。工作中要突出“綜合”思想,依靠各部門的統一規劃,在統一部署下完成農村能源建設工作。實踐證明,農村能源綜合建設工作在納入各部門工作計劃後,既能完成好本部門的工作,又能完成綜合試點任務,既能體現單項工作效益,更能顯示農村能源建設的綜合效益。例如,“六五”期間,3個試點縣通過造林植樹,封山育林和節柴改灶等綜合措施,森林植被增加、涵養水源能力提高、生態環境得以改善、水土流失減少,小水電發電時數明顯增加。
(3)科研、管理、產業服務必須有機結合,以科研到試驗、示範、推廣,直至形成產業服務是一個整體係統。
綜合的管理方法保證了農村能源係統的良性循環,充分體現出農村能源工作的係統性、科學性,是我國農村能源建設工作中又一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