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改善縣電力局供電質量的對策(1 / 3)

供電質量是考核供電企業的重要指標之一,供電質量是否合格,直接影響到各個用戶的用電質量和產品質量,因此,必須引起我們供電部門的高度重視。

供電質量包括電壓質量和供電可靠率兩個方麵,本文就略陽縣電力局的供電質量的現狀和改善供電質量的方法對策做一分析和探討。

一、略陽縣供電質量現狀

略陽縣是一個山區縣,由於曆史和地理的原因,電力發展較慢。解放前,略陽縣沒有用電的曆史,50年代初期,國家修建寶(雞)成(都)鐵路時,因略陽是一個大站,所以投入了一個500千瓦的柴油發電機組,除滿足施工用電外,向城區供部分照明用電,從此,略陽開始了用電的曆史。

1965年,國家重點項目??略陽發電廠開始興建,於1970年並網發電,略陽從此開始進入西北網供電係統。但由於當時沒有向縣城供電的35千伏變電站,縣城用電靠略陽鋼鐵廠(陝西省屬企業)轉供,供電半徑大、電壓質量低,用電可靠性差。

1987年10月,由電力部門和略陽縣人民政府共同投資興建的略陽35千伏變電站正式投運,解決了轉供問題。

因為電力發展晚、慢,高壓配電線路也比較少,全縣隻有兩條10千伏線路,即城關線、城東線,且名為公網,卻帶著全縣四區一鎮全部農村用電,單線供電、半徑超標。電壓質量低、供電可靠性差的局麵依然存在。

《全國供用電規則》的規定

10千伏及以下高壓用電和低壓動力用電,電壓波動不超過±7%;低壓照明用電,不超過+5%-10%。對照上述規定,略陽縣城區範圍內三個電壓監測點電壓全部合格:以上八個點,前四點供電半徑小於15千米,後四點供電半徑大於15千米。

電壓質量低的主要原因是10千伏線路供電半徑大,超過了部頒15千米的最大允許半徑,由於線路長,電壓降大,既使將配變分接頭撥到最高檔位,也因為高壓數值低,造成低壓缺額大。而造成半徑過大的直接原因是電源點少,全縣隻有一個35千伏變電站,要完成鄉鎮通電的任務,勢必造成線路太長。

供電可靠率

按規定,供電可靠性隻考核城市公網,不考核農網,但我局公網、農網混雜在一起,不便考核,所以,將離電源點10千米以後部分劃為農網,不進行考核,其餘按上述辦法進行考核計算,我局供電可靠率為99.8%(不計算係統限電時間),基本符合國家二級企業對供電可靠率的考核標準。其中停電時間主要是由線路,配變事故,計劃停電檢修;為高壓用戶接電造成線路停電;市政工程改、擴建等原因造成。凡因變電站停電檢修、預防性試驗等停電未計入我局停電時間之內。如將係統限電、檢修停電計入,則我局供電可靠率隻有93%,距規定標準還有很大差距。

二、改善供電質量的對策

提高電壓質量

增加電源點建設投入,加快變電站建設,縮短供電半徑,使末端電壓保持在規定範圍以內。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局在編製1994??2000??2020中長期規劃時,以縣城為中心,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增加一個35千伏或110千伏變電姑,使10千伏供電半徑小於15千米。增加無功補償,提高功率因數。可以看出電壓降與功率因素成反比,功率因數越大,電壓降越低。因此,我們準備在10千伏高壓阿絡分片補償500千伏,再在各大用戶分散補償1000千伏,使功率因數由目前的90%提高到96%。改造供電網絡。改卡脖子小截麵導線為符合要求的大截麵線即將城關線白石溝支線導線由LGJ一35更換為LGJ?70;供電線路的距離直接影響末端電壓,為此,我們擬將迂回供電的3個鄉線路改直,可縮短供電距離10千米,此兩項推施,可將7個鄉的電壓質量提高到標準值以上。調平相間負荷,使三相電壓平衡。對農村來說,在三相四線製供電網絡中,由於相間負荷不平衡,引起負荷重的一相電壓偏僻低的現象較多。為了改變這一現象,必須合理、平均分配相間負荷,使三相基本平衡。

提高供電可靠率

加強設備巡視,提高設備健康水平,減少事故率,盡可能減少停電時間。合理安排檢修計劃,實行綜合檢修,避免重複停電和不必要的停電,盡量縮小停電範圍,杜絕臨檢。盡可能“搭車”檢?,充分利用變電站停電檢修,或係統限電機會,安排縣局的檢修和各種報裝接電工作。加強對各用戶的用電監督,對其用電情況、設備健康狀況經常檢查,避免因用戶事故而造成越級停電。加強對供電可靠率的統計、分析,找出影響供電可靠性的主要因素,運用QC方法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

農網供電質量分析

湯原縣屬兩農供電的縣份,供電局一塊,農電局又供一塊。全縣15個鄉鎮,農電局供電8個鄉鎮,其供電的35千伏送電線路3條共49.6千米,有4座35千伏變電所,主變總容量為9500千伏安,有高壓配電線路457.6千米,全年售電量約2500萬千瓦時左右。

一、存在電壓等級低,供電半徑長的問題

湯原農電局目前運行的高壓配電線路共457.6千米,電壓分別為10千伏和6千伏兩個等級,10千伏高壓配電線路176.1千米,6千伏配電線路285千米。從我局高壓配電線路供電半徑看,10千伏線路最大供電半徑有30千米,6千供電半徑也有32千米I按規程規定,6千伏線路最大供電半徑不得超過10千米,10千伏線路最大供半徑不得?過15千米。而我縣農網6千伏供電線路符合規程要求隻有17.8千米,隻占6千伏主幹線供電線路的12%;10千伏供電線路符合規程要求的有30.8千米,占全部10千伏主幹線供電線路的33%。由此可以看出,我縣農網供電質量沒有達到規程要求的標準。

二、存在導線截麵小,供電卡脖子問題

在我局運行的線路中,存在很多卡脖子線路。如望鐵線,從望江變電所6千伏出口到望江鎮長4.5千米,導線截麵積為50平方毫米,供電量較大,年供電量在400萬千瓦時左右,所以不能保證供電質量。幾年前我局曾計劃更換4.5千米高壓線路,但由於資金問題無法解決,所以一直維持運行至今。

關於線徑細,供電卡脖子問題,不僅存在於高壓配電網路中,在低壓配電網路中也普遍存在。我局供電的鄉鎮所在低壓台區,很多供電末端的電壓隻能達到150~170伏左右。所以總的說,我局供電的高低壓網絡中,普遍存在電壓低,供電質量不合格的問題。

三、存在供電設備差,更新換代無力的問題

從我局目前運行的設備看,約有70%的設備是60、70年代的,20多年來,雖然更換過一些設備,如木杆換成了水泥杆,8號線,破股線換成了鋁絞線,淘汰了部分高能耗配電變壓器但是,還有70%左右高能耗配變設備仍在運行。就目前我縣經濟發展狀況看,企業生產不景氣,鄉鎮企業很難擴大再生產,農業生產的供電量沒有增加,農電部分的收入基本保持原有水平,所以不具備對現有供電設備進行全麵更新改造的實力,而隻能維持現有生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