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鄒衍吹律五德終始(2 / 2)

由此,鄒衍就預言說,周朝以後,下一個朝代必定是水德的時代。為了讓自己的五德終始說更得人心,鄒衍還借用曆史,給當時的世人講了這麼一個說法——

自古以來,所有的帝王將要興盛的時候,上天一定會先行預示。在黃帝的時候,上天讓大螾大螻下來給皇帝帶話,黃帝曰恍然大悟,“土氣勝!!”到了大禹治水的時候,看到草木秋冬不殺,也立刻就明白了,“木氣勝!!”!

到了湯的時候,上天讓他看到金刃生於水,於是湯大呼道:“金氣勝”而到了殷商末年,西伯侯姬昌看到赤鳥銜丹書集於周社,也立刻就明白了——“火氣勝!!”

如此一來,土木金火之後,代火者當然就一定是水了,這就是鄒衍的學說和預言了。而鄒衍的這種學說,被當時的人們深信不疑,齊閔王稱東帝,燕昭王稱北帝,其實都是基於這個理論基礎。有這種貢獻的人,受到君王的的禮遇和重用,也就很好理解了。

鄒衍的這種學說,後來還被秦始皇接了去,為他的稱帝及其統治服務。秦始皇嬴政始以水德自居,並且以為水德之治,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甚至刻削毋仁恩和義,就是為了暗合這個五德之數。

鄒衍雖然讓一眾君王都敬而遠之,當時他的五德終始說不僅在當時受到重視,而且對後世的學術和政治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就學術而言,董仲舒將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與儒學相結合,開漢代儒學陰陽五行化的先河。就政治而言,五德終始說作為一種改朝換代的理論工具,受到曆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就以秦文公出獵獲黑龍作為水德興起的符瑞,進行了一係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以證明其政權的合法性。

秦國在政治上是五德終始說的第一個實踐者,而徐福卻是鄒衍大九州學說,所提出的海洋理論的第一個實踐者。雖然徐福這個實踐者看上去,好似遠遠趕不上秦國的改朝換代,當時他做的這個事情的意義,卻更加的不可限量。

在上古之人眼中,海洋是天池之水,是一個充滿黑暗恐怖的地方。在古人眼裏,海是天的盡頭,是人生的盡頭,是家國的盡頭。孔子棲惶一生,本想在魯國實現他的抱負,卻始終得不到魯國君主的重用,於是他登山望海,不禁長歎道:“道不行,乘槎浮於海。”

鄒衍的世界觀或海洋觀,體現了天外有天,海外有海的推想。古代宇宙論中,【蓋天說】認為天象蓋笠,地法覆盤;【渾天說】則認為海洋不僅載著地,同時也撐著天。蓋天說出自內陸,渾天說源於海洋;而鄒衍的【大九州】卻另辟蹊徑,創立了以海洋觀為基礎的大九州觀。

東海是華夏海洋文明的發祥地,有點像地中海的愛琴海,伸向大海之中的山東半島,是中原文明少見的一抹藍色。鄒衍的大九州說雖然是建立在主觀推測的基礎上,卻也證明齊人此時已經有了很清楚的海洋理論,有著探索海洋的熱情。齊人與海的關係非同尋常,前人既然有理論,後人當然會有所實踐。

這個實踐者也是一個齊人,他就是忽悠秦始皇給他派船隊,讓他東渡扶桑海中求仙的徐福。齊人徐巿(徐福),給嬴政說海中有三神山,需要領著童男童女去探海尋找。

陰陽家鄒衍對儒家的儒家向內的天下觀頗不以為然,他認為大家所處的這個中國,隻是海洋中的一塊陸地罷了,挺身而出成了第一位挑戰儒者【中國】概念的海洋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