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已經發現沙漠沉積的化石,最老的達到5億年,為考古學家研究地質提供了豐富的材料。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山是西半球最大的古代沙海。它現在已經有500毫米的年均降水量,沙粒已經被植物穩住,但是還可以看到高達120米的沙丘。著名的喀拉哈裏沙漠也是一個古代沙漠。
(7)外星沙漠——宇宙中的沙漠載體
火星是太陽係唯一發現有風力塑造地貌的非地球行星。美國天文勘察局提供說,火星上有沙丘。如果隻看幹燥度,幾乎所有現在發現的外星天體都是由沙漠覆蓋的,所以至今未發現其他存在生命的星球。
3.沙漠的特征
茫茫漫沙,闊際無邊,沙粒飛塵,幹燥酷熱。被稱為“魔鬼域”的沙漠都有哪些特點?
事實上,世界上隻有20%的沙漠上有沙粒,大多沙粒都在沙殼或沙海裏,形成一片固定的波浪。約一半的沙漠上的細沙已經被強風吹走遷移,隻剩下大的礫石和戈壁。
綠洲是沙漠中的自然景觀,也是植物生存的地帶,一般有清泉、水井或灌溉器具,是沙漠中唯一有常住居民的地方。不過大多數的綠洲是人造的。
(1)泥土——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結晶
幹燥地區的泥土有很多礦物質,卻很少有有機肥料。重複的水儲積可以把土壤變成鹽性層。鹽溶液裏沉澱的碳酸鈣等沉性鹽,可以把沙粒和石子沾成50米厚的“水泥”形成特質泥土。
硝石層是沙漠土壤常見的紅棕色到白色之間的沙層。硝石層一般成塊,或者裹在礦物顆粒外麵,是由水和二氧化碳之間複雜的反應和變化的。二氧化碳來自植物根部呼吸作用,或者是有機品腐爛的副產品。
(2)植物——沙漠中的精靈
沙漠是幹燥旱涸的鹽堿地或礫沙地,且溫度過高,風沙巨大,因此,多數沙漠植物是抗旱或抗鹽的。有些利用根、莖、葉貯水;有些具有龐大的根莖係統,可以深達地下水層,以禁固土壤,防止水分流失;有些有較大的莖葉,可以減低風速,保存沙土,以便利用生長。
沙漠中的植物分布比較稀薄,但是品種有很多。美國西南部的沙漠裏的柱仙人掌可以活200年,長到15米長,10噸重,成為沙漠裏的樹木。柱仙人掌成長很慢,9年之後才有15厘米長,75年才分第一個枝。因為身軀龐大,看起來沙漠裏好像有很多仙人掌。另外,豌豆類和向日葵類植物也可以在幹燥酷熱地域生存。梭梭也是沙漠中獨特的灌木植物,平均高達2~3米,有的高達5米,被稱為“沙漠植被之王”,壽命也可達100年以上。春季冰冷的沙漠裏一般生長的是長草或灌木叢。
(3)水源——沙漠中生命的淵源
沙漠裏偶爾也會下雨,常常是暴風雨。撒哈拉沙漠曾經有過3個小時內降水44毫米的記錄。這種時候,平常幹涸皸裂的河道會很快充滿水,容易引發洪水泛濫。
雖然沙漠內部雨水很少,但常從附近高山流出的河流進水,是沙漠中另外一種水源。這些河流一般帶著很多土,僅在沙漠裏流一兩天後就幹了。世界僅幾條河流通過沙漠,如埃及的尼羅河,中國的黃河和美國的科羅拉多河等。
水量充足的情況下,沙漠裏會形成季節湖,湖水一般較淺較鹹。因為湖底很平,風會把湖吹到好幾十平方千米以外的地方,形成不同類型的小湖。因此,小湖幹了之後湖水含大量鹽溶液,會留下一個鹽灘。在美國有上百個這樣的鹽灘,大多數是12000年前冰河時期的大湖的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猶他州的大鹽湖。鹽灘可以給賽車、飛機提供平坦的跑道,是宇航器降落的好地方。
(4)礦物儲藏——沙漠中的寶藏
世界上有些礦物在幹燥區域形成。地麵的水溶解礦物質,然後經流動沉澱後把它集中在地下水麵附近,形成容易開發的礦質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