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噶爾戈壁在嘎順戈壁的北麵,蒙古阿爾泰山東部支脈與天山最東端之間。它類似外阿爾泰戈壁,邊緣為溝壑、殘餘丘陵和低矮山脊所劃割零碎。
阿拉善沙漠位於中國蒙古邊界北麵、東麵黃河與賀蘭山、南麵位於祁連山與西麵的黑河北段之間。它由廣袤的近乎荒蕪的平原組成,地勢從西北向東南依次升高。阿拉善大片地區為沙子覆蓋。
東戈壁具有與西部地區類似的特征,海拔高度在701~1524米之間,但其降水量卻稍豐富一些——達到每年203千米——卻沒有河流。地下水相對充足,僅部分礦化。地下水還接近地表,為小湖和泉提供水源。然而,植被仍是稀疏的,主要由蒿草構成。土壤粗糙且成灰褐色,在潮濕的凹地,也常見鹽沼和草澤。在北部和東部的外圍地區,有著較大的降水量,荒漠景觀逐漸得到緩解和改變,有時甚至像大草原似的。
(2)氣候。這裏是極端大陸性極地氣候,春季幹冷,夏季溫暖,冬季幹燥嚴寒。年氣溫升降幅度相當大,1月份平均低溫可達到——40℃,而7月份平均高溫則可攀升到45℃;晝夜氣溫升降幅度也十分巨大。年總降水量從西部的不足76千米至東北部的203千米餘不等(夏季降水量最大)。類似東北部的季風狀況,北風和西北風盛行於戈壁。
(3)水係和土壤。由於氣溫較高,植被稀疏,荒漠地區很少有積水或流動的河流。山地水流局限於戈壁邊緣,即使如此,當它們流入鬆散的土壤或多鹽的、封閉的凹地時也很快就幹涸了。許多河流僅在夏季流水。荒漠水係主要是地下的,地下水卻廣泛分布,質量足以滿足畜牧的需求。
戈壁土壤主要是灰褐色與褐色的碳質土(富含於碳)、石膏土(含有石膏)、粗礫石土,常與多沙鹽沼及黏土結合在一起,多呈堿性。因此不利於植被的生長。
(4)植物。植被稀疏罕見多為抗堿鹽的。在高原和山下的平原上,有灌木似的矮小植被。在鹽沼,以鹽生植物類為主;在沙漠生長著沙蒿和稀疏的多年生及一年生草本植物。在半荒漠地帶,植被較為豐富,屬於草本植物類和蒿類。在戈壁阿爾泰山或其他高山,荒漠草原完全覆蓋了較低的山坡,而在較高的部分,則有羽草草原的山地變體。
(5)動物。基於有些戈壁水源較充分,植物相對繁茂,因此動物多種多樣,諸如野駱駝、蒙古野驢、詹蘭羚羊和捷爾倫羚一類的大型哺乳動物。普爾熱瓦爾斯基氏野馬曾分布於荒漠西部地區,現在在野外可能已經滅絕。齧齒類動物包括旱獺與囊鼠,還有爬蟲類等,這些動物給空闊的戈壁增添許多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