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靜王殿下吧?”
“是啊,看著像。”
“哎呦,這是給誰送喪呢?陛下還活得好好的不是……”
“噓,別亂說了,貴人們的心思哪是咱們可以揣度的。”
“五口棺材,死了這麼多人啊?”
……
四月初八,是一個好日子,天氣晴朗,雲絮飄渺,連喜鵲都在枝頭不停地鳴啾,帶來上好的征兆。這天整個元昌城都戒嚴,京畿衛傾巢而出,將整個元昌城都守得如鐵桶一般。
在蒙空這個新任統領的帶領下,京畿衛的風氣可謂是日上層樓。蒙空為人正直,手段老練,待人和善,就連在平叛中立下不小功勞的張柏岩都對他心服口服,甘心做他手下的副統領。
百姓們紛紛聚在家門口,對著長街翹首以盼。
首先行來的是儀仗隊,由五百名禦林軍組成的隊伍,五人一行,一共有一百行,皆身著嶄新的鎧甲,披著大紅的披風,手持紅纓槍,腳步抬起落下,五百聲宛如一聲。
儀仗隊後,是禮官隊,手持玉如意、天子劍、公平秤的禮官們分成三列,器宇軒昂地走在隊伍中間。這三樣物件則分別寓意著:美好、勇敢、無私,代表人的三種品質。
禮官隊走過去後,百姓們爆發出了強烈的呼喊聲,竟然對著駛來的馬車自發地下跪,驚天動地的喊聲像潮水般湧過來:“叩見太子殿下!”
緩緩駛來的黃色車輦,便是太子的基本儀仗。前後各八名帶刀護衛,兩個馬夫,兩匹毛色發亮的西域駿馬並蹄前行。走在車輦前麵的,是騎在馬上的小太監——捧著冊封太子的聖旨。
“叩見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千千歲!”
“太子殿下,見見我們吧!”
百姓請願的聲音越發壯大起來,雖然沒有人衝出來擾亂秩序,但是隊伍顯然有些不平靜了。
那捧著聖旨的小太監揮了揮手,帶刀護衛立刻拔刀出鞘,百姓噤聲。而車輦之內,忽然傳來了男人沉穩冷靜的聲音:“小朱公公,且慢。”
那小朱公公,便是朱潛的侄子,朱潛走後,皇帝麵前的新人太監總管。
年紀不大,卻心思成熟,手段老辣,很是得朱潛的真傳。
此次冊封太子的大典,便是由他來宣讀聖旨,這也算是皇帝陛下將他托給墨蒼栩的一種交待。
因此,小朱公公也很爭氣,在墨蒼栩麵前混了臉熟,更是知道他將來必然是自己的頂頭上司,因此卯足了勁兒去揣摩他的意圖。
現下墨蒼栩下令暫停儀仗,雖說於理不合,但是他也立刻下了命令。前頭立刻跑過來一個禮官,低聲道:“殿下,莫要誤了吉時啊。”
“本王有數。”墨蒼栩說罷,已經一手掀開簾子,走了出來。
看見他的真容,百姓們齊聲歡呼,歌功頌德,好似墨蒼栩是救世主一般。
也不怪百姓們如此,前任太子平庸無能,鬧出了不少笑話,瑞王又狼子野心謀逆大權,這位靜王殿下卻一直默默無聞地戍守邊疆,在最要緊的關頭出奇兵、圍皇城、挽救了陛下、挽救了國運,在百姓眼裏,他早已是比戰神更厲害的救世主了。
百姓是最簡單的,誰辛苦守護國土,誰就是他們眼裏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