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逆境催眠,讓你成功擺脫不利局麵 (1)(3 / 3)

轉換話題而言其他,經常會被用於擺脫困窘,但是我們應該盡量圓融地去利用這一方法,以便更加不著痕跡地化解尷尬。

打擊、離間你的反對者

在對方是一個利益整體,對我們的意見都不讚同,而且我們很難將其一起說服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察言觀色,找出他們之間的關鍵不同之處,並巧以言辭,使對方陷入內鬥中,從而找到可乘之機,伺機說服其中的某方,這一招在反擊催眠中往往是最省力的招數,也是最有效的。

戰國末年,秦軍大舉北進,進攻趙國。老將廉頗率趙兵迎敵,秦、趙兩軍相持於長平。秦兵雖然勇武善戰,怎奈廉頗行軍持重,堅築營壘,等待時機與變化,遲遲不與秦兵決戰。這樣一來,兩軍相持近兩年,仍難分勝負。秦國君臣將士個個焦躁萬分,卻又束手無策。

秦昭王問計於範雎,範雎早已清醒地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作為出色的謀略家,他很快找到了問題的症結。他對趙國文臣武將的優劣了如指掌,深知秦軍若想速戰速決,必須設計除掉廉頗。範雎遣一心腹門客,從便道進入趙國都城邯鄲,用千金賄賂趙王左右親近的人,散布流言道:“秦軍最懼怕的是趙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有為且精通兵法,如若為將,恐難勝之。廉頗老而怯,屢戰屢敗,現已不敢出戰,又為秦兵所迫,不日即降。”

趙王聞之將信將疑,派人催戰,廉頗仍行“堅壁”之謀,不肯出戰。於是,趙王輕信流言,拜趙括為上將,賜以黃金彩帛,增派二十萬精兵,前往代替廉頗。範雎探知趙國已入圈套,便與昭王奏議,暗派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火速馳往長平,並約令軍中:“有敢泄露武安君為將者斬!”

兩軍交戰,趙軍陷於重圍達四十六天,糧盡援絕,士兵自相殺戮以取食,慘不忍睹。趙括迫不得已,把全軍分為四隊,輪番突圍,均被秦軍亂箭擊退,趙括本人也被亂箭射死。

同樣是利用離間計,晏嬰成功地除掉了齊景公手下的三名武將。晏嬰之所以能利用“二桃”殺“三士”,其原因是他對“三士”的個性修養了如指掌。那就是三個人中沒有一個是肯讓人的“主兒”,也就是說“三士”中沒有一個是性情平和、遇事不怒的,從這一點下手,讓他們為了兩枚桃子窩裏反,都認為自己功勞最大,從而自相爭鬥,以致一怒之下拔劍自刎。

與對手的較量,不僅是力量的交鋒,也是智力的對峙。為了勝利,每一方都會設下各種各樣的陷阱,若稍有不慎,便會讓你喪生。反過來說,如果能夠讓對手不知不覺踏入你設下的陷阱,你就能夠成為整個棋局的操控者,長久立於不敗之地。

主動暴露自己的劣勢

大約五十年前,恒美廣告公司接了一個很棘手的策劃案:為一種德國產的小型汽車打入美國市場。要知道,這之前美國人偏愛的都是大型的國內產汽車。然而,在廣告播出後的短短時間內,那種德國產小汽車——大眾旗下的甲殼蟲,就擺脫了原來滑稽可笑的形象,一舉成為了暢銷車型。甲殼蟲的成功大部分是依靠優秀的廣告策劃。令人驚奇的是該廣告策劃的著手點:他們沒有強調汽車的優點,如經濟便宜或油耗小;相反地,他們把汽車的缺點暴露給消費者。為什麼?

毫無疑問,這個廣告打破了當時業內的常規做法。它直接告訴消費者,甲殼蟲車不符合當時美國人對汽車的審美觀。廣告語是這樣的,“醜隻是表麵的,它能醜得更久。”不難想象為何這樣的廣告語會吸引注意力,並受到大家歡迎。但這就能說明甲殼蟲日後的暢銷不衰嗎?為什麼這樣的廣告能賣掉如此多的甲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