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反擊催眠,讓你轉敗為勝 (2)(3 / 3)

第二天,當他走進辦公室時,他的桌子和椅子,擦得幾乎跟鏡子一樣亮,他幾乎從上麵滑了下去。當他進了診療室時,看到了從未見過的幹淨,光亮的鉻製杯托放在儲存器裏。他給了女傭一個美譽,以促使她去努力,就是這一個小小的讚美,讓她表現出了最賣力的一麵。她用了多少額外的時間呢?對了,一點都沒有。

你若要從某方麵改變一個人,就把他看成他已經有了這種傑出的特質。莎翁曾說:“假如你沒有一種德行,就假裝你有吧!”更好的是,公開地假設或宣稱他們已有了你所希望他們有的那種德行,給他們一個好的名聲來作為努力的方向,他們就會痛改前非,努力向上,而不願看到你的希望破滅。

反擊催眠實戰:有效反擊惡意玩笑

在社交場合,有時我們會遇到別人有意無意地搶白、奚落、挖苦、譏諷,這時該怎麼辦?有隨機應變能力的人,能調動自己的智慧,化被動為主動,使尷尬煙消雲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你可視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應付辦法。

1.模仿話語。仿照對方諷刺性的話語形式,製造出一種新的說法,將對方置於一種反而不利的位置上,從而使對方落入“聰明反被聰明誤”的自設的陷阱中。

丹麥著名童話家安徒生一生儉樸,常常戴一頂破舊的帽子在街上溜達。一次,一個富翁嘲笑他說:“你腦袋上邊的那個玩意兒是個什麼東西,能算是一頂帽子嗎?”安徒生馬上回敬了一句:“你帽子底下的那玩意兒是個什麼東西,能算是個腦袋嗎?”對方本想嘲笑安徒生服飾破舊寒酸,不想反被安徒生嘲弄了一番。安徒生仿擬對方的話語形式,改換了幾個字詞,便辛辣地諷刺了對方的愚蠢卑鄙,空長一個腦袋。

2.以毒攻毒。當對方用惡毒的話攻擊你的時候,不妨順水推舟,借他的話回敬他。

有一個掌櫃經常喜歡愚弄人,並常常以此自得。一天早上他正在門口吸著旱煙,看見趕集的大爺騎著毛驢來到門口,於是他就喊道:“喂,抽袋煙再走吧!”大爺忙從驢背上跳下來,說:“多謝掌櫃的,我剛抽過了。”這位掌櫃一本正經地說:“我沒問你呢,我問的是毛驢。”說完,得意地一笑。大爺猛地轉過身子,照準毛驢臉上“啪啪”兩巴掌,罵道:“出門時我問你這裏有沒有朋友,你說沒有。沒有朋友為什麼人家會請你抽煙呢?”“叭叭”,對準驢屁股又是兩鞭子,說:“看你以後還敢不敢胡說!”說完,翻身上驢,揚長而去。

這位大爺的反擊力相當強。既然你以你和驢說話的假設來侮辱我,我就姑且承認你的這個假設,借此教訓毛驢,來嘲弄你自己與毛驢的“朋友”關係。

3.一箭雙雕。抓住主要事實或揭露要害,在自己擺脫困境的同時,通過對比指出對方的弱點,置其於窘境。

1988年,美國第41屆總統競選。民意測驗表明:8月份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杜卡基斯,尚比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布什多出十多個百分點。當布什與杜卡基斯進行最後一次電視辯論時,布什的策略是,抓住對方的弱點,揭其要害,戳其痛處,從而讓對方陷入窘境。杜卡基斯嘲笑布什不過是裏根的影子。用嘲弄式的發問“布什在哪裏”。

布什輕鬆地回答了他的發問:“噢,布什在家裏,同夫人巴巴拉在一起,這有什麼錯嗎?”

平淡一句,卻語義雙關,既表現了布什的道德品質,又譏諷了杜卡基斯的風流癖好,置杜卡基斯於極尷尬的境地,可謂是一箭雙雕。

4.巧借比喻。巧借對方比喻中的不雅事物,用與此相克相關的事物作比,針鋒相對,給以迎頭痛擊。

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後,赫胥黎竭力加以支持和宣傳,並與宗教勢力展開了激烈的論戰。教會詛咒他為“達爾文的鬥犬”。在倫敦的一次辯論會上,宗教首領見赫胥黎步入會場,便罵道:“當心,這隻狗又來了!”赫胥黎輕蔑地答道:“是啊,盜賊最害怕嗅覺靈敏的獵犬!”赫胥黎以比對比,引出被克的事物“盜賊”,巧妙地戳穿了宗教首領的醜惡本質和害怕真理的麵目。

俗話說:“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練就隨機應變的語言表達功力就很重要。在防衛中運用優雅、得體的語言會讓你顯得智慧和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