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當個悠閑的快樂人(1)(1 / 3)

在某種程度上,生活的意義就是要能夠完全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尋找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讓自己和社會共同發展,並找到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之間的最佳平衡。

那些活得太累的人,就是因為他們總是把生活問題複雜化,不明白大道至簡的道理,才會疲累抑鬱,煩惱叢生。

拋開消極的心態

對於許多人來說,要想將心態從消極轉向積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要想完成這個轉變,就必須先認識在心中經常出沒的那些消極的思想和情感。下麵是同消極相伴的16種心態。誠如古人說的那樣:“纏脫隻在自心,心了則屠肆糟塵,居然淨土。不然,縱一琴一鶴,一花一竹,嗜好更清,魔障終在。”(洪應明:《菜根譚·器識》之八八)。消極者必須了解,人生福境禍區,皆人心所構造,一味地追求無為而治,到頭來隻能給自己平添更多的煩惱。雖然不能太累,但也絕不能由於存有消極的態度而失去做人的意誌。

悲觀絕望的心態

悲觀厭世的人是沒有希望的人。當人悲觀厭世的時候,他會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完全忘記了往日的所有歡樂。他甚至不相信自己的心情有朝一日能夠好轉起來。在他看來,他的任何努力都是無濟於事的。因為他絕對相信自己的動機匱乏和壓抑感的存在是無終無盡和難以改變的。從這個角度上講,要求他去做一些對自己有益的事情就好像告訴一位奄奄一息的垂死者應該歡呼雀躍那樣荒唐可笑。悲觀絕望的心態導致一個人放棄了所有的嚐試。因為他已經事先預見到自己的嚐試的最終後果。這種心態的典型思維方式是:既然誰都免不了一死,既然誰都遲早要成為饅頭裏的肉餡子,那麼就讓我放棄所有的努力吧!

孤立無援的心態

由於他確信自己的心情是由一些自己無法控製的因素所造成,諸如命運、人體激素周期、飲食習慣、機遇以及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等等,因此,他可能根本不想去做對自己有益的任何事情。他感到自己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勞的,感到自己處於一種孤立無援狀態。自己隻能任由外力的擺布,隻能消極地認命,或自認倒黴。這種心態的典型思想是:既然我的主觀努力是微不足道的,既然做和不做的結局是一樣的,我又何必自討苦吃呢。既然我的境況無法得到根本的改變,因此,我的心情也無法得到根本的改變。

自暴自棄的心態

人因小看自己而無所事事,主要的表現為,把工作的難度誇大到無法承擔的地步。他忙這忙那,辦事茫無頭緒,把一些目前不必做的事情胡亂地摻雜到手頭工作中去,使得這項工作半途而廢。

自我詛咒的心態人越拖拉,越會把自己看作是一個弱者。自我詛咒進一步減弱了他的自信心。存有消極思想的人往往過低估計了自己的價值和能力,當他認為自己是“辦事拖拉者”或“懶惰者”時,問題就更加嚴重。他由此相信自己是一個真正的無能之輩,自動地放棄了對自己行動的要求,既然一切努力都是白費的,那麼還不如放棄任何努力來得好。

得不償失的心態

當一個人悲觀厭世的時候,他會退出任何有意義的活動,其原因不僅在於他過高估計了工作的難度,而且在於他過低估計了工作的回報。他覺得報酬太低,不值得去努力。低估報酬的人很難感受到成就感帶來的快樂。消極的思想讓他盡管參與了某項工作,但是體驗不到那項工作給人帶來的滿足和快樂。

吹毛求疵的心態

這是以不妥當的目標和標準來要求自己和他人,使自己或他人陷入難堪境地的一種消極心態。不論做什麼事情,他都想要做到盡善盡美,想要達到無可挑剔的程度,結果往往畫蛇添足,弄巧成拙,到頭來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消極抵抗的心態

當遇到挫折或不如意的事情時,存有消極思想者往往不敢直接而坦率地表達他們的情感。由於他斷定生氣總是不好的,他千方百計地回避正麵的衝突,千方百計地壓抑自己的消極情緒,結果他的真實心情往往以一種扭曲的形式被表達出來。由於他沒有明確地表示自己的內心感受,別人得費很大的力氣去揣摩他的真實意圖,這種含糊其辭或拐彎抹角的表達方式,往往讓人摸不著頭腦,看起來他似乎是以不變應萬變,實際上他既阻礙了有效的溝通,也錯過了最佳的時機。

消極抵抗的心態

隻會導致對方的更加不滿。這種心態經常表現在如下事例中:由於你對某位領導的不滿,你會經常地在開會時姍姍來遲;由於你對剛認識不久的男友有點不滿意,你會無意中說出一些顛三倒四的話來;由於對某人心存懊惱,你會有意地忘記從他那兒借來的一些東西;別人有事請你幫忙,雖然感到自己無能為力,實在幫不上忙,但是你又不想讓對方失望,於是你以一番含糊其辭的話語來搪塞;由於對妻子的嘮叨很不滿意,你總是不想在下班後早一點回家,有時甚至在外麵晃蕩到很遲才回到家裏;在某個周末,有人真心誠意地邀請你去參加某次活動,你真的不想參加,但是你找了一大堆理由去解釋自己之所以不能參加的原因,而唯獨忘了向對方坦誠地說明自己的真正想法。結果,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被誤解的對方仍然會向你發出邀請。這種消極的應對隻會把雙方都搞得精疲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