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挽岫也沒有想到自己第一次秀畫技,竟然是在這種情況下。
削尖的炭條裹上粗麻布條,在白紙上劃過,隨著樵夫的回憶和描述,一個男人栩栩如生的畫像,逐漸呈現出來。
有幸見識到林挽岫此種神技的鎮長,對林姑娘在顏大人心目中的重要性,更加深入心中了。
這張畫像出來後不久。碼頭邊茶水鋪的夥計找了上來。
夥計說,這個人是江東一個鏢局的鏢師,每次路過清平鎮,總會在這裏住上一晚。石炭巷的巷尾,還有一間這個鏢師租下來的宅子。
衙役們趕過去,細細詢問,得知這個鏢師,五天前還露過麵。
“巷口的婆娘說,這個鏢師在鎮上有個相好的,但是大家從來沒有見到過那個人長什麼樣子,隻是這個鏢師每次在這裏留宿,那個女人都會過來,但是一直都是天黑來天明去,從來沒有在這個時間段以外露過麵。”
“又是神秘的姘頭,又是鏢師,這兩個人會不會跟劉媒婆和那個鏢師是認識的?或者說,這個留宿的女人,就是劉媒婆呢?”
“回大人的話,這個小的已經詢問過了。那婆娘說,來的女人身材很苗條,不太高。看他走路的樣子,應該是個年紀比較小的娘子。”
如此一來,倒跟失蹤的丫頭對得上號。
“江東也有四五家鏢局,就是不知道這個鏢師是來自江東哪一家,不然我們倒是可以過去打聽打聽。”
一問那個茶鋪的夥計,夥計倒是還真記得一點。
夥計聽他們聊天的時候說起過,他們那個鏢局好像跟那個天下第一鏢的雄威鏢局隔得不太遠。兩家都曾經是老字號,隻是雄威鏢局的新鏢頭,個性十分豪邁,人緣好功夫好,所以接的鏢也很多。
而他們這個鏢局,自從老鏢頭去世之後,接任的新鏢頭,脾氣很暴躁,而且私心很重,有本事的鏢師都離開了,剩下的,也都是一些暗地裏走黑鏢的人。
走黑鏢的鏢師,都是些心狠手辣的人,幾乎人人手上都沾染了人命,還有些鏢師在走鏢的時候,幹脆也串了一把江洋大盜。
那個宋媒婆的姘頭說不定也是這樣的人,所以她才不敢將對方的存在公之於眾。
有了這個線索目標,要去打聽的話就方便很多了。
江東雖然離澧縣有點遠,但是走水路下去的話兩三天也能到。正好有一支商隊就要過去江東。小六子和老吳喬裝打扮,混在了商隊的護衛群中,順水而下,暗地裏去江東摸查情況了。
平邑雖然不屬於澧縣管轄,但是古太太的娘家在平邑也是大戶人家,此事涉及到古家的命案,平邑所屬縣的縣令也配合了澧縣這邊進行調查。
追捕的告示文書一下,頓時,前來上報線索的人多了很多。
縱然大部分是沒有效的,但是從這些蛛絲馬跡裏麵,他們還是察覺到了那個男人逃離的方向。
平邑也有路過去中原,但是要從銅官山翻山而過。而銅官山曆來是重兵駐紮的地方,這人沒有走官路,直接穿山的話,肯定會被當成山賊,或是別有居心的人對待。
顏如琚命人取了畫像,送到銅官山的軍營鎮守那裏一問,果然,有人見過這個男人從官路上經過,跟他在一起的還有一個,年紀比較小的小郎君。
不用說都知道,那個小郎君十有八九都是古家失蹤的丫頭。
再一問時間,那人半日前剛剛從這邊經過,若是腳程快的話,說不定能在到達下一個城鎮之前追上他們。
平邑這邊的信息反饋回來之後,正好從江東傳回來的信息也到達了顏如琚手裏。
茶鋪夥計說的那個鏢局,十日前的夜間,被一場大火燒成了廢墟。據說有好幾個鏢師的家眷都沒能逃出來。
有生還者說,這把大火是有人故意放的,目的是為了報複鏢頭。
“那鏢頭現在在哪裏,可有人知道?”
“屬下到處打聽過了,還真沒有人知道鏢頭現在去了哪裏。隻知道鏢頭在離開前,曾經接了一個大鏢,但是是什麼標的沒有人知道,跟他一同走的鏢師到現在也沒有消息傳回來。”
“對了,屬下聽人說了一句,好像那個鏢頭在離開前曾跟人吵過一架,不過因為他們是在房間裏,所以也沒有人知道跟鏢頭吵架的到底是誰。”
線索到這裏,似乎又已經斷了。顏如琚沒辦法,隻能分別往西關和中都各送了一份書信過去,請求對方進行協助。
中都那邊很快回信過來,說是剛好知道一些關於那個鏢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