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通道盡頭想妙法(1 / 2)

聽到我的說話之後,大家也都是一愣,不知道我在那胡說什麼,都在想我還能穿透石頭不成?

“龍岩,你別鬧了,這是一麵岩牆,你就是再厲害也不一定能穿過去呀。”老三首先提出了質疑。

“老三,你是搞地質的,你去看看那是什麼岩性,然後看看節理發育。”我必須提醒老三一下,否則這個馬大哈,以為我騙他。

老三走了過去,看到前麵是沉積岩,雖然認出來了,可是並沒有為此而高興:“就算是沉積岩,節理發育,我們還能出去不成。”

“你說對了,你看下麵節理發育,而上麵是砂岩,還有一點黏土的跡象,也就是說這裏離上麵不遠,關鍵是節理。”我再一次說出了我的發現,希望這些能稅負他們。

節理,指岩石在自然條件下形成的裂紋或裂縫。

斷裂構造的一類,指岩石裂開而裂麵兩側無明顯相對位移者(與有明顯位移的斷層相對)。

節理是很常見的一種構造地質現象,就是我們在岩石露頭上所見的裂縫,或稱岩石的裂縫。這是由於岩石受力而出現的裂隙,但裂開麵的兩側沒有發生明顯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質學上將這類裂縫稱為節理,在岩石露頭上,到處都能見到節理。

節理,岩石中的裂隙,其兩側岩石沒有明顯的位移。地殼上部岩石中最廣泛發育的一種斷裂構造。通常,受風化作用後易於識別,在石灰岩地區,節理和水溶作用形成喀斯特。岩石中的裂隙,是沒有明顯位移的斷裂。節理是地殼上部岩石中最廣泛發育的一種斷裂構造。按成因節理可分為:①原生節理,成岩過程中形成,如沉積岩中因縮水而造成的泥裂或火成岩冷卻收縮而成的柱狀節理;②構造節理,由構造變形而成;③非構造節理,由外動力作用形成的,如風化作用、山崩或地滑等引起的節理,常局限於地表淺處。

按節理的成因,節理包括原生節理和次生節理兩大類。柱狀節理台

原生節理是指成岩過程中形成的節理。例如沉積岩中的泥裂,火花熔岩冷凝收縮形成的柱狀節理,岩漿入侵過程中由於流動作用及冷凝收縮產生的各種原生節理等。

次生節理是指岩石成岩後形成的節理,包括非構造節理(風化節理)和構造節理。

其中構造節理是所有節理中最常見的,它根據力學性質又可分兩類:張節理和剪切節理。前者即岩石受張應力形成的裂隙,後者即岩石受切應力形成的裂隙。沿最大切應力方向發育的細而密集的剪切節理,稱為\"劈理\"。

通常,以節理與岩層的產狀要素的關係而劃分為四種節理:

走向節理:節理的走向與岩層的走向一致或大體一致。

傾向節理:節理的走向大致與岩層的走向垂直,即與岩層的傾向一致。

斜向節理:節理的走向與岩層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順層節理:節理麵大致平行於岩層層麵。

其次,節理的分類還可以節理的走向與區域褶皺主要方向、斷層的主要走向或其他線形構造的延伸方向等關係而進行,可劃分為三種:

縱節理:兩者的關係大致平行。

橫節理:二者大致垂直。

斜節理:二者大致斜交。

如果褶皺軸延伸穩定,不發生傾伏的話(水平褶皺),則走向節理相當於縱節理,傾向節理相當於橫節理,斜向節理相當於斜節理。

在認識節理的形態及其名稱以後,也可以適當地作些力學分析研究,如節理與褶皺的關係,節理的形態與受力的關係等。

“節理怎麼了?還是直接出去嗎?”老三還是覺得香皂在這裏開鑿,然後出去絕對不是一個明智之舉,開始質疑了。

“你不要往了,特殊的節理就是斷層,我發現這麵岩牆就處在斷層之上,隻要我們稍加開鑿,岩石就會順著斷層滑落,形成一個通道,這樣我們就可以出去了。”這是我想到的辦法,因為我看到了斷層。

斷層是岩層或岩體順破裂麵發生明顯位移的構造,斷層在地殼中廣泛發育,是地殼的最重要構造之一。在地貌上,大的斷層常常形成裂穀和陡崖,如著名的東非大裂穀、中國華山北坡大斷崖。

斷層是構造運動中廣泛發育的構造形態。它大小不一、規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數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壞了岩層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在斷層帶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風化侵蝕。沿斷層線常常發育為溝穀,有時出現泉或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