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肖伯納去蘇聯訪問期間,有一天他獨自一人上街散步。在街上他看到了一個俄羅斯小女孩長得十分可愛,大眼睛,高鼻梁,一頭黃色的卷發,極富東方民族特性。肖翁一時童心大發,竟然同她玩了一下午。
臨別時,肖伯納對小姑娘說:“回去告訴你媽媽,就說今天同你玩的就是世界上大名鼎鼎的肖伯納。”
小姑娘天真地回答說:
“那你回去後也告訴你媽媽,就說今天同你玩的是蘇聯小姑娘瑪莎。”
戲劇大師一時竟啞口無言。
1982年秋天,我國著名作家蔣子龍到美國洛杉磯參加一次中美作家會議。
在宴會上,美國詩人艾倫·金斯伯格給蔣子龍講了個趣味問答:把一隻五公斤重的雞裝進一個隻能裝一斤水的瓶子裏,您用什麼辦法把它拿出來?
蔣子龍略加思索,答道:
“這很簡單,你怎麼放進去的,我就怎麼拿出來。您顯然是僅憑嘴一說就把雞裝進了瓶子,那麼我就用語言這個工具再把雞取出來。”
金斯伯格說:“您真了不起,您是第一個正確回答我這個問題的人。”
美國有家服裝公司,為了招攬生意,便想請個名人為他們做廣告。後來,他們選中了當時在美國聲名大振的海明威。
這家公司給海明威寫了一封信,並送去一條領帶,在信的最後是這麼寫的:
我親愛的海明威先生,這是我公司出品的領帶,深受顧客歡迎,現奉上樣品一條,請你試用,並望寄回成本費兩美元。
過了幾天,公司收到了海明威的回信,還有海明威出版的小說一本,信中寫道:
我的小說深受讀者歡迎,現附奉一冊,請你們一讀。此書價值兩美元八美分,也盼寄回倒欠我的八美分。
看完信,這家公司的負責人哭笑不得。
生活中,在某些場合,有些人為了讓你當眾出醜而嘲笑、譏諷你,也有些人是無意的但卻讓你下不來台,對待這些人,無論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你大可不必與他斤斤計較,依法炮製,照貓畫虎不但能變守勢為攻勢,還能給對手以有力的一擊。
如果能在生活中巧妙地運用“如法炮製法”,會有出人意料的效果。不信,請看下麵的這個小故事:
在火車站的候車室裏,人潮如湧,人們都在焦急地等待著。
在人群中,有一位漂亮的少婦特別引人注目。
此時,一個不懷好意的中年男子走上前來跟少婦搭話。他見少婦穿的是一雙肉色的絲襪,便嘻皮笑臉地問道:
“哎,你這雙絲襪是從哪裏買的?我想給我妻子也買一雙。”
那少婦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說:“我勸你最好別去買,穿著這種襪子,那些不三不四的男人就會找借口跟你妻子搭腔。”
(6)把握脈絡循序漸進齊諾芬的《紀念錄》中,有一段關於蘇格拉底和歐西德的對話。
歐西德:我生平所做之事,有無“不正”的?
蘇格拉底:那麼,你能舉例說明什麼是“正”,什麼是“不正”嗎?
歐西德:能。
蘇格拉底:虛偽是正還是不正?
歐西德:不正。
蘇格拉底:偷盜呢?
歐西德:不正。
蘇格拉底:侮辱他人呢?
歐西德:不正。
蘇格拉底:偷竊敵人而侮辱敵人,是正還是不正?
歐西德:正。
蘇格拉底:你方才說侮辱他人和偷竊都是不正,現在又何言正呢?
歐西德:不正隻可對敵不可對友。
蘇格拉底:假如有一將軍見其軍隊士氣頹廢,不能作戰,他便欺騙他們,說“救兵將至,勇往直前吧!”因此,他的軍隊大獲全勝,這是正還是不正?
歐西德:正。
蘇格拉底:小孩生病,不肯吃藥,父親騙他說“藥味很甜”。
孩子吃了,救了性命,這是正還是不正?
歐西德:正。
蘇格拉底:你說不正隻可對敵,不可對友,何以現在又可以對友呢?
歐西德:……在這裏,蘇格拉底便是運用層層剝筍的辦法,一步步說出歐西德邏輯上的錯誤,最終使他無言以對,不得不佩服蘇格拉底。
生活中,在某些場合,你不妨運用此方法,循序漸進,把握脈絡,把道理說透,不由得對方不服。
1921年,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哈默聽說前蘇聯實行了新經濟政策,鼓勵吸收外資,就想把自己公司的業務範圍擴展到蘇聯這個龐大的國外市場。他想,目前蘇聯最需要的是消滅饑荒,得到大量的糧食,而此時美國正值糧食大豐收之際,一美元可買到3524斤大米。農民寧肯把糧食燒掉,也不願以這樣的低價送往市場出售。而蘇聯盛產毛皮、白金、綠寶石,這些正是美國市場急需的,如果能交換雙方的產品,豈不是要大賺一把?哈默打定主意,便來到了蘇聯。
哈默到達莫斯科的第二天早晨,就被召到列寧的辦公室,列寧和他作了親切的交談。糧食問題談完以後,列寧對哈默說:
“先生,不知你對在蘇聯投資、經營企業有無興趣?”
哈默聽了,默不作聲,麵無表情。
因為,當時西方對蘇聯實行的新經濟政策抱有很深的偏見,作了許多惡意宣傳,使許多人把蘇聯看成可怕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