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出類拔萃——因口有才(5)(2 / 3)

蘇聯經商或投資辦企業,被人稱作“到月球探險”。常言道: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哈默雖做了勇敢的探險者,同蘇聯做了一筆糧食交易,但對在蘇聯投資辦企業一事,還是心存顧慮。

列寧看透了哈默的心事。於是,他講了實行新經濟政策的目的。

“我們實行新的政策,目的是為了發展我們的經濟潛能。

我們歡迎所有的朋友到這裏投資,並給予優惠,我以官方的名義擔保你們不會受到任何人為的損害。”

哈默還是不語。

列寧看出他還是心存疑慮,便接著開展心理攻勢:

“你放心,我們的政府不僅不會給你增添任何麻煩,還會向你提供任何幫助。”

列寧看到哈默的眼神中還流露出不放心的意思,就索性把話說的一清二楚:

“我們都明白,我們必須確定一些條件,保證我們有利可圖,商人不是慈善家,除非覺得可以賺錢,不然隻有傻瓜才會在蘇聯投資,你說對吧,哈默先生?”

就這樣,列寧終於說服了哈默,不久之後,哈默成了第一個在蘇聯經營企業的美國人。

列寧對哈默的不解和疑惑,像剝竹筍一樣逐層加以分析、解釋,循序漸進,說理透徹,使得哈默解除疑慮,最終在蘇聯投資。

運用層層剝筍法時,要注意幾個問題。

首先,你要明白“剝筍”的最終目的是什麼,而後在“剝”的過程中緊緊圍繞這一目的,也就是說,你每一步都是為最後的目的服務的,不涉及最終目的或者與最終目的僅僅是有些牽連的問題最好不要涉及。

其次,在“剝”的過程中要有層次,即要循序漸進。前一步是為下一步服務的,中間不能有脫節,否則就給人一種牽強附會、強拉硬扯的感覺。

總之,層層剝筍法的運用要靠你在實踐中慢慢去領悟,隻有不斷實踐,才能熟練地運用,才能達到目的。

(7)順水推舟相機而行清代大才子紀曉嵐才華橫溢,深得乾隆皇帝喜愛。紀曉嵐也在乾隆麵前無所顧忌,經常口出“狂言”。

有一次,乾隆皇帝帶著幾個隨從突然來到軍機處。此時的紀曉嵐正光著膀子和軍機處的幾個辦事人員閑聊。其他人老遠就看見皇上來了,連忙起身迎上前去接駕。這紀曉嵐是高度近視,剛開始沒看見走在最後麵的乾隆,等他明白怎麼回事的時候,乾隆就快到了。紀曉嵐心中暗想:如果就這樣光著膀子接駕,豈不是冒犯龍顏?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紀曉嵐趁著別人不注意鑽到桌子底下躲了起來。

這一切,早被乾隆看了個真真切切,他心中一陣好笑,有心想“整整”紀曉嵐。

乾隆在椅子上坐定,示意其他人都不許出聲,很長時間過去了,紀曉嵐在桌子底下早呆不住了,正好是大夏天,加上厚厚的桌布,把他給熱得大汗漓淋。紀曉嵐心中納悶:怎麼進來之後就沒動靜了?這麼長時間了,早該走了,該不是已經走了吧,想到這裏紀曉嵐壓低了嗓門,喊道:

“喂,有人嗎?老頭子走了嗎?”

滿屋子的人都聽到了,大家忍不住都想樂,一聽紀曉嵐喊“老頭子”,心想這一下子可有好戲看了。

乾隆也聽的真真切切,板起臉,厲聲喝道:

“紀曉嵐,出來吧。”

紀曉嵐一聽是乾隆的聲音,心想:完了,完了,這回可完了,隻好無可奈何地從桌子下鑽出來見駕。

乾隆一看紀曉嵐光著膀子,滿身大汗,驚慌失措的樣子,心裏一陣好笑,紀曉嵐人稱大清第一才子,居然這般模樣。乾隆故意裝作生氣的樣子,大聲喝道:

“大膽的紀曉嵐,你不見駕也就罷了,居然還敢說朕是‘老頭子’,你什麼意思?今天你要講不清楚,聯要了你的腦袋!”

到了這種境地,紀曉嵐反倒鎮靜了許多,一邊擦汗,一邊苦思對策。忽然他靈機一動,有了主意,不緊不慢地說道:

“萬歲爺請息怒,剛才奴才稱您為‘老頭子’,隻是出於對您老人家的尊敬,別無他意。”

乾隆一聽更來氣了:

“尊敬?好,你給朕說說怎麼個尊敬法。”

“先說這‘老’字,天下臣民每天皆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您說這萬歲、萬萬歲算不算‘老’啊?”

乾隆沒作聲,隻是點點頭。

“再說這‘頭’字,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如今皇上便是我大清國的主事之人,是天下萬民之首,‘首’者‘頭’也。故此稱您為‘頭’。”

乾隆邊聽邊眯著眼睛笑,很是滿意。

“至於這‘子’嘛,意義更為明顯。皇上您貴為天子,乃紫微星下凡。紫微星,天之子也,因此稱您為‘子’。這便是我稱您老人家為‘老頭子’的原因。”

乾隆聽完撫掌大笑:

“好一個‘老頭子’,紀曉嵐你果然是個才子。”

交際場合中,人們難免會有失官或者出醜的時候,誰也不想說錯話、辦錯事,但這些又是不可避免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時,該怎麼辦呢?

從紀曉嵐身上你應該會有所啟發,那就是不要就事論事,順著一條思路走到底。要調整思維,換個角度,另辟蹊徑,不但可以替自己打圓場,還能為你的言行平添幾分雅趣。這就要靠你的應變能力了,而這種能力又是靠平時培養出來的。因此,要學會多角度分析問題,舉一反三,旁征博引,能夠自己證明自己的觀點,自圓其說,那時,將錯就錯也就不為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