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訣竅是投公司所好,問些對方最喜歡回答的問題。比如某家公司以多而密的培訓出名,問考官你這個職位能得到什麼樣的培訓,保證對他的胃口。不過,有一家公司傳出來這樣一個故事:不少應聘者揣著一本“麵試指導”式的暢銷新書去麵試,開口就問人家“貴公司每年有6%的預算用於培訓,如果我被招進來了,能獲得怎樣的培訓呢”?結果考官一臉不耐煩:“怎麼又問這個?今天你是第6個了!”
這就是投其所好而落俗了。
(5)情緒控製阿基米德是在澡盆裏思考出的那條著名定律,對我們有什麼啟發呢?
一絲不掛輕鬆感,往往會使一個人的思維特別明晰,也有利於水平的發揮。麵試時,一個人如果能控製好自己的情緒,輕輕鬆鬆上陣,一定容易脫穎而出。
一個大學生大學畢業後,去廈門的一家台資企業參加麵試。當天,台灣老板黃先生親自到場,氣氛十分肅穆,這位大學生的競爭對手都很慌張。在他前頭的一個男孩,穿的是短褲,細小的麻稈腿無情地暴露在他麵前,並顯眼地抖著。看到這一切後,這位大學生不禁笑了起來,原先緊張的心理一下子消失。由此他馬上得出一個結論,要讓自己平靜下來除了做深呼吸,或不停地吞口水外,還有一個絕招,就是找笑料,於是他想起學校可愛的老教授,他教的是統計學,因為口音總是把分配率念成放屁率,再回憶他那一臉認真與無辜的表情,就情不自禁地暗笑起來。能讓自己笑,這是最重要的。
輪到回答主考官提的問題時,這位大學生應付自如,春風得意。黃老板聽了,也忘了板著麵孔,竟然點頭微笑了,可見,所有老板並非都是鐵板一塊。
不過,對第一次找工作,平時又少與社會人士接觸的人來說,麵試的確是件令人緊張的事,很多人就是因為太緊張而被淘汰下來,緊張心理是人類永遠的敵人,做什麼事,一旦緊張都會壞事的。
欲克服緊張心理,還可以從認識上對自己教育一番。即抱著一顆平常心去麵試,不必把它當做生死攸關的大事,更不必有一試就能被錄取的過度期待。把它當作眾多麵試中的一次經驗積累,就不會那麼緊張了。
不過,打有準備之仗,才不會臨陣怯場,你可以在麵試前先複習一下履曆表及自傳內容,獲獎次數,甚至可包括獻過多少次血,想一想麵試可能出的問題及應對答案,力爭幽默一點。
如談到學曆時,可以準備這麼一句俏皮話:“我從小讀書就一直很用功,單單一年級就讀了四次(小一、初一、高一、大一)。”
(6)將心比心德國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依德結婚後,其夫人想請一位傭人。她詢問幾位應聘的姑娘有沒有什麼要求,那幾位姑娘有人說要有休息日,有的說要有單獨的臥房,有的問能否和主人一起上桌吃飯等等,隻有一位姑娘悄聲說聲:“我希望成為家庭中的一員。”弗洛依德夫人聽後大為感動,當即決定聘用這位姑娘。
應試者受聘後能否與他人和睦相處,這是招聘主考官很關心的問題。如果應試者在麵試中能恰當地表現了一種歸屬感,常能取得好效果。這位姑娘在麵談中談吐不俗,她充分地理解作為一個傭人,應當與上司全家和睦相處,在心理上與上司相默契,這樣有助於良好家庭氣氛的形成。事實上,招聘者招聘職員的目的,是尋求工作上的合作者或者“好幫手”。隻有那些對單位懷有強烈歸屬感的人,才能與單位榮辱與共,同甘共苦。然而,求職麵談中,這一點往往為求職者所忽略,求職者應多從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方能使招聘人員對你有好感。
不怕做不到——隻怕不會說日常生活中,好多事情在你沒有行動之前,往往有一種懼怕的感覺,生怕自己做不好,做的不優秀,其實,等到親自去嚐試了以後,才會覺得一切都是那麼的平常、自然。所以隻要你能靈活機動地運用自己的口才,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1)政治風雲中一言抵九鼎社會離不開政治風雲的洗禮。古今中外的執政者和有識之士,曆來看重說話的重要作用。
我國很早就有這方麵的文字記述。《周易·係辭上》說:“亂之所生也,則言瓊以為階。”
認為製造混亂可以供言語為媒介。孔子就明確指出,“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管子·內業》)。劉向說得更具體:“百行之本,一言也。一言而適,可以卻敵;一言而得,可以保國。”《說苑·談叢》他把說話當成百行之本,這是非常有見地的。
縱觀曆史,橫看現實,成功的政治家無不以自己高超的說話水平取勝。他們機敏睿智、伶牙俐齒、巧發奇中、一言九鼎。為維護國家、民族的利益,或遊說、或勸諫、或答辯、或談判、或演講、或辯論,均以說話水平導航政治風雲,左右形勢變幻。高超的說話水平可以叱奸佞於朝堂,醒群眾於街衢;化幹戈為玉帛,挽狂瀾於既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