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類,沉默寡言者。
這類人說話比較少,隻是問一句才說一句,這不要緊,即使對方反應遲鈍也沒關係,對這類人該說多少就說多少。因為這類人表麵上看不太隨和,但隻要你說的話能言之成理、順耳,他便有可能成為忠實的顧客。
第二類,喜歡炫耀者。
這類人好大喜功,老是喜歡把“我如何如何”掛在嘴上,這類人最愛聽恭維話、稱讚的話。對這類人,對他熱衷的炫耀,要有耐心仔細聆聽,聽得越充分,稱讚越充分,成功率越高。
第三類,令人討厭者。
這類人十分讓人討厭,令人難以忍受,好像他們天生隻會說一些刻薄話一樣,好像控告他人、貶低他人、否定他人是他們生活的惟一樂趣。毫無疑問,這類人是最令推銷員頭痛的。但是,有一點可能容易遺忘,即這類人也同樣需要購買東西,有的時候甚至是心裏已經決定要買而嘴上還在不停地說這些東西如何如何不好。這類人往往不能證明自己,所以更希望得到肯定的願望,對於這類人,關鍵是要不被他的難聽話所唬住、所反感,而是顯示一種高貴尊嚴並隨機應答,會有好的效果。
第四類,優柔寡斷者。
這類人遇事沒有主見,往往消極被動,難以作出決定。麵對這類人,推銷人員應牢牢抓住主動權,充滿自信地運用推銷語言,不斷地向他提出積極的建設性的意見,多多運用肯定性語言,多作些有關商品質量保證的承諾,甚至替他選擇品種,當然不能忘記強調你是從他的立場來考慮問題的。這樣,有助於他作出決定。
或在不知不覺中替他作出決定。
第五類,知識淵博者。
這類人是最容易麵對的顧客,也是最容易讓推銷員受益的顧客。當這類顧客出現時。推銷者應努力抓住機會,注意多聆聽對方說話,這樣可以吸收各種有益的知識及資料。要客氣而小心地聽著,同時還要適時給予真誠的讚許。這類人往往寬宏、明智,要說服他們隻要抓住要點,不需要太多的話,也不需要用太多的心思,僅此就可以達成交易。
第六類,愛討價還價者。
這類人對討價還價有特殊癖好,即便是一碗麵、一斤菜也非要討價還價不可,並且也往往為自己的討價還價的能耐而自鳴得意。對於這類人辦法也比較簡單,可以在口頭上作一點小小的妥協,比如可以這樣對他說:“我可是從來沒有以這麼低的價錢賣過的啊!”或者說:“沒有辦法啊,碰上你,隻好最便宜賣了。”這樣,可以滿足一下他的自尊心,使他覺得比較便宜,又證明他砍價的本事。
第七類,心性緩慢者。
這類人就是急不得,如果他沒有充分了解每一件事,你就不能指望會作出決定。對於這類人,必須來個“因材施教”,對他千萬不能急躁、焦慮或向他施加壓力,應努力配合他的步調,腳踏實地地去證明、引導,慢慢就會水到渠成。
第八類,性格急躁者。
這類人往往精力過盛,幹什麼事情都快,因而對待這類人要精神飽滿,清楚、準確又有效地回答對方的問題,回答如果太拖泥帶水,這類人可能就會失去耐心,聽不完就走。對待這類人、說話應注意簡潔、抓住要點,避免扯一些閑話。
第九類,善變者。
這類人容易見異思遷,容易決定也容易改變。如果他已買了其他公司的產品,你仍有機會說服他換新產品,不過,即使他這次買了你公司的產品,也不能指望他下次還來買。
第十類,疑心重者。
這類人容易猜疑,容易對他人的說法產生逆反心理。說服這類人成交的關鍵在於讓他了解你的誠意或者讓他感到你對他所提的疑問的重視,如:“你提的問題切中要害,我也有過這種想法。”
等,相反,他會認為你在說真話,於是會認認真真的成交。
(5)立足長遠讓小利新加坡華裔客商李先生與我國某省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洽談大蒜生意。首輪會談,我公司報價出口每噸大蒜600美元,但是,對方李先生隻願出590美元購買。顯然,雙方在價格上有差距,談判沒有達成。
兩天後,談判重新開始。由於大蒜收獲期馬上就要到了,如果這時候不能確定交易數量,錯過了收獲期,以後再收購,價格必然上漲,而且質量也難以保證。我方出口公司權衡再三,最終決定同意接受590美元價成交;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李先生沒有接受我方的讓步,他說:“我的祖籍是山東,我們交個朋友吧。說心裏話,這批大蒜賣590美元一噸,貴公司有點吃虧,我心裏明白。做生意嘛,講個來日方長,我以每噸595美元的價格全部成交。”事後,李先生坦誠直言:多添5美元雖然使他們少賺了2萬美元,但是公司將永遠難忘這一次洽談。我相信我們將來還會再交往的。
幾天後,李先生從青島口岸得知要在月初才有去新加坡的航班,而李先生的這批貨恰好錯過了月初航班,他十分著急。因為他想在其他貨主之前進貨上市,賣個好價錢,就得提前裝船。這時,李先生找到我方出口公司請求幫忙直運上海,因為上海有近期到新加坡的貨船。我出口公司鑒於李先生是一位值得長期合作的友好客戶,就同意把大蒜直接由收購地收購後直運上海港,方便李先生裝船出運。
從上例可見,我方在推銷談判中,鑒於大蒜是大宗貨,且有季節性,讓小利而保長遠利益,十分成功。相反,如果死死抱住條件不放,則有可能喪失機會,且看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