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奮鬥之旅——成功不離“嘴”(3)(2 / 3)

④寓莊於諧。就是把十分莊重嚴肅的事情,采用開玩笑的話說出來,產生幽默效果。

漢武帝議論壽相說:“人是否長壽,隻要看鼻子和嘴之間的‘人中’的長短。‘人中’長一寸,壽比百歲。”東方朔聽後暗自發笑,漢武帝見了,怒而要加之以罪。東方朔說:

“我不是笑陛下,是笑彭祖。相傳彭祖活了八百歲,按一寸壽百歲推算,彭祖的‘人中’該有八寸長,他那張臉……不令人望而生笑嗎?”漢武帝一想;禁不住也笑了。

此外還有混淆視聽法、旁敲側擊法、善於取笑法、假戲真作法、欲擒故縱法,總之,生活是幽默的真正源泉。構成幽默的方法真是色彩斑斕、千姿百態,我們應該從普通語言中學習運用幽默的方法,增強語言的幽默感,把我們的生活也變得色彩斑斕。

(3)詼諧風趣記者向諾貝爾文學獎金獲得者海明威求教:“你作品中的語言如此簡潔,有何秘訣。”海明威聽後,不動聲色地回答道:“有時我餓著寫,肚子咕咕直叫;有時站著寫,隻用一隻腳踮著地;有時在寒冬故意隻穿一件單衣,邊寫邊發抖,這些不愉快的感覺使我不得不盡量少寫些多餘的話。”

這就是美國人的幽默。海明威的這一席話幽默風趣,不僅闡述了寫作的訣竅,而且使人終生難忘。

幽默風趣法,就是情趣與哲理的有機統一,意在言外的交談語言的表達方法。它巧妙地運用滑稽、詼諧、逗笑的語言形式,去反映對象,表達嚴肅的思想內涵。交談中恰當地運用幽默語言,能使人在笑聲中,在輕鬆中,在優美的感受中領略嚴肅內容的底蘊。

幽默風趣既有如此之大的魅力,那怎麼才會達到這一境界呢?一般來說,在言談中常常采用多種巧用修辭和邏輯的方法,借以產生奇妙的力量。

①妙用對比。

有一家帽店,一位女營業員滔滔不絕地對一位顧客說:“這是一頂很吸引人的帽子,戴上它你會年輕十歲!”

“那我不買了。”這位顧客說:“如果我摘了這頂帽子又要老十歲了。”可見,兩件不相關的事,湊在一起,對比就會產生強烈的幽默。

②一語雙關語。

一個男人在廣場上大聲叫賣報紙:“驚人的詐騙事件,受騙者已達八十二人!”一個人趕忙奔了過去買了份報紙,但是,他橫看豎看也找不到事件的內容。這時賣報的人又在大聲叫喊:“驚人的詐騙事件,受騙者已達八十三人。”這句嘩眾取寵的話語,一方麵是為了招來顧客,另一方麵也幽默地說出真正的受騙者正是這些顧客,顯得非常風趣。

③詞語別解。古代有一個貪官離任時,有位老百姓送給他一塊德政匾。上麵寫著“五大天地”四個大字。後來,那位百姓解釋說:“官一到任,金天銀地;官在內署內,花天酒地;官在斷案時,昏天黑地;百姓含冤時,怨天恨地;如今去了,謝天謝地。”這幽默而辛辣地諷刺了離任的贓官,令人難忘。

④隱含。有一個青年從西湖中救起一位落水者,落水者願出三百兩銀子,以謝救命之恩。這青年拒絕收銀子,落水者便說:“往後有什麼難處,到臨安城找我秦檜好了。”“哎呀!你就是秦大人?那麼銀子我不要,請賞給我一口棺材吧!”青年急忙說。秦檜聽了摸不著頭腦。可見,青年的話隱含著:我救了秦老賊,別人會打死我。這是含蓄的幽默。

⑤含蓄婉曲。有一次宴會上,一個肥胖出奇的老板娘坐在身材瘦小的蕭伯納旁邊,帶著嬌媚的笑容問大作家:“親愛的作家,你知道防止肥胖有什麼辦法嗎?”蕭伯納鄭重地對她說:“有一個辦法,我是知道的,但是我怎麼想也無法把這個詞翻譯給你聽,因為‘幹活’這個詞對於你來說,是外國字呀!”可見含蓄婉曲,柔中有剛,效果極強。

⑥偷換概念。父子倆出去郊遊,父對子說:”要小心,此地有‘五步蛇’,被它咬傷走五步就死。”“沒關係,萬一被蛇咬了,我隻走四步就不再走了。”兒子答道,正是因為這孩子偷換了概念,所以這對話就顯得幽默風趣。

可見,巧用修辭和邏輯方法,可使言語幽默風趣,產生奇妙的效果。當然,方法是舉不勝舉,都源於聰明的腦袋和靈巧的嘴巴。

但願你幽默風趣,倍受青睞。

(4)笑談自己幽默感並非是不可捉摸的東西。近來,我費了好些功夫,查明了它的來龍去脈。怎麼說呢?這樣吧,如果把幽默感比作一個孩子的話,那他父母親就分別是生活和悠閑。這是馬克·吐溫對幽默的理解,指明了幽默來自於生活和樂觀。

在一般的生活中,很難有喜劇演員、相聲家、漫畫家等專門說笑話使人發笑的人。但是隻要我們細心觀察身邊人的許多有趣言語、行為,我們就會有所覺察和發現。

一位先生對自己正在熱戀中的小妹說:“你已經長大了,是在談戀愛還是在玩火呢?”然後又很擔心地開玩笑說道:“我得給你介紹個消防隊員當男朋友。”

日本一家出售酸奶商店的廣告是這樣一句話:“本店出售的酸奶有初戀的味兒”。沒有戀愛的少男少女想嚐嚐初戀的味道;正在戀愛的男女想品品初戀的味兒;結過婚的男女想回顧一下初戀的味兒;就連年愈花甲的老人也想追憶初戀時光。由此,酸奶店顧客盈門。

同世界上所有力量一樣,幽默的力量也不是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