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奮鬥之旅——成功不離“嘴”(5)(2 / 3)

長工回到家悶悶不樂,妻子問明原因,要他不著急,她自有辦法。

第三天,長工妻來到財主家。財主問道:“你的丈夫呢?

他怎麼不來?”

長工妻答道:“他不能來,他正在家生孩子!”

財主吼道:“胡說,男人生什麼孩子?”

長工妻反駁道:“既然男人不能生孩子,哪有公雞能下蛋咧?”

財主啞口無言,無言以對。

這種方法在生活中應用廣泛,且可收到極佳的表達效果。

教育人們、批評醜惡、警示後人等場合更是可收到立竿見影的作用。如下例:

甲:“你在造紙廠,有的是紙,為什麼不給我帶點,真不夠意思!”

乙:“你在銀行,有的是錢,為什麼不拿點給我。”

靈巧仿接是一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妙法。它一般分為兩種形式,一是仿用對方的言語來還擊對方;二是仿用對方用過的方法、技巧來還擊對方。在使用時,首先要聽出對方話語的實質和目的;其次要分析對方攻擊的理由和根據;最後巧借對方的話或用過的攻擊方法反擊。

在運用此法時還要注意場合和對象,在友好的場合對友好的對象忌用此法。否則容易造成氣氛不協調,傷了和氣。

(4)辯論中正話反說正話反說是一種運用實際意思跟表麵意思正好相反的話進行辯論的方法。比如使用否定的語言表達肯定,用責怪的語言表達感激,用貶義的語言表示讚揚等等。正話反說,表麵是肯定,實際是否定,形褒實貶,形成大起大落的語言變化,透示出詼諧之樂趣。這種言此意彼的言語方式廣泛運用於生活之中。如“他啊!真是太了不起啊!”這句話,如果句末用曲折調表示,即為正話反說。

正話反說在辯論中,作用很大。

①它可以鞭撻醜惡,諷刺落後。

古代莊宗愛好打獵。一天,他率大批人馬外出打獵,踩倒了很多莊稼。當地縣官出麵製止,惹莊宗大怒,縣官不服。這時,一個叫敬新磨的優伶站出來,捋袖摩拳地痛罵道:

“你身為縣官,難道不知道我們天子喜歡打獵嗎?你為什麼要唆使老百姓種田而向皇上交租稅呢?你難道不會讓老百姓都餓死,而使這裏的田地都空出來,供給我們皇上馳騁打獵用嗎?”敬新磨說完,請求莊宗立即將縣官處死。莊宗明白其用意,放了縣官。敬新磨正話反說,表麵是訓縣官,實際是說莊宗,使莊宗認識錯誤,迷途知返。

②它可以便於表達,利於體現。

如小陳去某商場買布料,她選中了一塊灰色大方格布料。

但她發現布口是斜的,不是沿方格走的,於是便要求售貨員把斜口裁正以後再扯。售貨員不耐煩地說:“你這人真自私,怎麼不替別人想想?”

小陳聽後很惱火,回答道:“我自私,我當然要自私。布是給我扯的,不是給你扯的,不是給別人扯的。你不自私,把好好的料子扯斜了,你多會替別人著想啊!”幾句話說得售貨員啞口無言。

小陳抓住對方的話把,運用正話反說,在“自私”和“替別人著想”這兩個詞上做文章,反駁非常有力。正話反說,使小陳的話具有很強的諷刺味道,比潑口罵人要體麵得多。

正話反說,可提高辯論語言的戰鬥力,是反擊敵手的有力武器,但要注意場合,不可濫用,因為它具有很大的攻擊性。

(5)運用模糊應對法在一些特殊場合,往往碰到一些不便直接回答但又不能不回答,一時無法回答但又必須回答的問題。這時如果運用精確的語言往往表達不了我們的思想感情,此時模糊應對便派上了大用場。

南齊時,有個著名書法家王僧虔,是晉代王羲之的四世族孫,他的行書楷書繼承祖法,造詣頗深。

當時南齊太祖蕭道成也擅長書法,而且自命不凡,不樂意自己的書法遜於臣子。